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3年第2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9
浏览次数:173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3年第2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9
浏览次数:195
来源: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今日,我院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课题组在硫化物钙钛矿发光薄膜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Preparation of chalcogenide perovskite SrHfS3and luminescent SrHfS3:Eu2+thin films”为题目发表于国际知名物理类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其中,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教师韩炎兵和一年级研究生方娇,通讯作者为我院教师袁亦方和史志锋教授。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硫化物钙钛矿具有良好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和稳定性,且其组成元素环保友好。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报道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的氧化物和新兴的卤化物发光材料体系之外,硫化物钙钛矿材料如SrHfS3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性能,有望形成新的发光机制。但是,目前缺少对该材料体系薄膜光电物理特性的报道,限制了人们对其进一步认识。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利用磁控溅射+后续硫化的方法制备了硫化物钙钛矿SrHfS3薄膜,该薄膜呈现高质量平整的形貌和良好的载流子传输特性。机理研究表明,其电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符合Efros-Shklovskii变程跃迁导电模型。同时,受益于Eu离子(1.25 Å)和Sr离子(1.26 Å)极为相似的离子半径,Eu离子和SrHfS3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通过共溅射在SrHfS3薄膜中引入Eu离子,最终Sr...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9
浏览次数:157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25310、5220320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朱瑞教授和龚旗煌院士团队在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多功能氧化镱缓冲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Multifunctional ytterbium oxide buffer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于2024年1月18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92-x。在全球“双碳”目标下,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清洁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存在严重的物质扩散与离子迁移,这使得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上述难题,需要在电荷传输层与金属顶电极界面引入缓冲层,但目前的缓冲层材料存在热稳定性不佳、制备耗时长、加工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因此,亟需开发工艺简单、组分均一、电荷输运特性良好、稳定性出色的新型界面缓冲层材料。针对该关键问题,研究团队采用“物理气相沉积+高真空原位快速氧化方法”,制备了“非晶态稀土氧化镱(α-YbOx)”多功能缓冲层,构筑了基于量子局域态调控电荷输运的高稳定界面,突破了基于金属氧化物缓...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9
浏览次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