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近日,大连化物所化学激光研究中心李刚研究员、金玉奇研究员团队(700组群)与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合作,以自主合成的新型超细纳米氧化铈(CeO2)为抛光浆料,利用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加工出极低缺陷亚埃级(<0.1nm)表面粗糙度的超光滑石英光学表面,并深入研究了加工过程中CeO2纳米颗粒与石英表面的物理及化学变化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对CMP抛光机理的理论认知。石英玻璃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高能激光、激光陀螺、空间激光通信、短波光学等领域的优异基底材料,其加工后的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数量等)是制约此类高精密光学系统性能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极低缺陷亚埃级石英超光滑表面的高效加工具有挑战。当前,受限于对CMP抛光机理的认识不够深入、高端CeO2抛光浆料被美日等国寡头企业所垄断并对我国严格禁运,致使我国的CMP抛光工艺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本工作中,研究人员制备出一类尺寸小、粒度分布窄的超细纳米CeO2抛光浆料,其平均一次粒径小于4nm。通过CMP技术参数的调控和优化,研究人员实现了表面粗糙度(RMS)小于0.1nm的极低缺陷石英光学表面的加工。对比研究发现:石英元件表面粗糙度主要受CeO2一次粒径尺寸和粒度分布影响,一次粒径尺寸越小,粒度分布越窄,越有利于超光滑表面的形成;从“CeO2团聚强度”这一全新的角度,阐释了CeO2团...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27
来源:x-mol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通过提纯工业副产氢获取燃料氢气是现阶段更廉价的制氢方式。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氧离子传导膜具有对氧100%的选择性,将高温水分解反应和工业副产氢燃烧反应耦合在致密氧离子传导膜的两侧,可实现低纯氢气燃烧反应驱动膜另一侧水分解,直接获得不含CO的氢气,用于氢燃料电池。但是,常见含钴或铁氧离子传导膜材料在工业副产氢气氛下工作时面临抗还原腐蚀性能差的问题。因此,开发适用于副产氢提纯的高性能氧离子传导膜,为分布式氢能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江河清研究员(点击查看介绍)提出了一种界面反应−自组装技术在陶瓷氧化物膜表面构筑一层超薄氧离子传导致密膜,形成多层结构离子传导膜用于稳定高效地提纯工业副产氢制取不含CO的氢气。不同于传统逐层构筑方法制备多层结构陶瓷膜经常面临工艺繁琐、致密皮层厚度难降低、共烧时多层之间易剥离等难题,如图1,该工作提出的“界面反应-自组装”方法是通过在复合陶瓷坯体表面引入刻蚀剂,在高温时诱发界面反应选择性地刻蚀膜表面含铁晶粒(例如:SrFeO3),同时反应释放的热量提升界面局部温度,以驱动表面孤立的氧化铈晶粒自组装形成致密的薄层,进而切断界面反应和避免薄层的连续生长,最终形成具有超薄氧离子致密薄层(例如:CGO)的多层结构陶瓷膜。以CGO和掺杂SrFeO3双相复合材料为例...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5
浏览次数:6
来源:eet-china11月18日,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度亘激光”)成功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的新品是通信级高功率单模 980 nm半导体激光芯片与泵浦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海底通讯、卫星激光与空间通信、光纤陀螺、超快激光泵浦源、激光雷达等领域,可多方面满足市场需求。据悉,该产品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如高功率单模输出和高电光转换效率、超高功率密度导致的灾变性光学腔面损伤、极高电流密度和极高功率密度工作条件下的极高可靠性等;突破了芯片和模块研制过程中IDM体系的诸多关键技术和工艺,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材料外延、芯片到模块的全制程完全自主可控,成功开发了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单模半导体激光芯片与模块的系列产品,并通过了Telcordia GR-468-CORE 通信标准验证。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商用通信网络,惠及国人、服务全球。5G商用、智能制造、万物互联、移动支付等,愈加深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全光网络是大容量光通信的基础,全光纤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长距离(陆地和海底)光通信网络重要组成部分。长距离光通信系统必须采用低损耗单模光纤,EDFA也必须采用单模980 nm激光泵浦以保证光通信系统稳定工作,是EDFA的核心和光通信系统的心脏。此外,980 nm激光在激光空间通信、光纤陀螺、激光雷达和3D感...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5
浏览次数:9
来源于科学岛在线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黄群英研究员项目组在铅基反应堆液态金属环境下CLAM钢氧化膜演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核材料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4
浏览次数:6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