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吴月辉、徐靖)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飞秒量级,频率传递万秒稳定度优于4E—19(相当于时钟在约1000亿年内的误差不超过1秒),可满足目前最高精度光钟的时间传递要求。该成果于10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秒是七大基本物理量之一。当前,人们所用“秒”的定义在1967年被确定,其由铯原子钟定义。铯原子钟的频率在微波波段,能做到1亿年误差仅有1秒。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开发了锶、镱等新型原子钟,它们的频率要更高,在光学波段,因此被称作“光学原子钟”,简称“光钟”。这有望形成新一代的时间频率标准——光频标,将在精密导航定位、全球授时、广域量子通信、物理学基本原理检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精确的计时不应局限于实验室,还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不仅要有最精确的原子钟,还要有与之精度相匹配的时间传递技术。目前常用的时频传递方式有微波和光纤,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局限性。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种神奇的激光——光学频率梳(光梳),能让人们测量频率和时间间隔更精确、更容易。基于光梳和相干探测的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技术,是高精度时频传递的发展趋势。但此前,自由空间中的光频传输技术只能实现10公里量级的传输距离。此项研究中,研究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1
浏览次数:8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本报北京讯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涂文华报道:“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正在北京展出,其中有不少“江西元素”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关注点赞。连日来,记者在观展过程中发现,江西寻乌柯树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后山川复绿的照片,在中央综合展区和江西展区同时亮相。“这是对我们寻乌在废弃矿山治理方面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一种莫大鼓舞。”赣州市寻乌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在没有开采稀土矿之前,寻乌县上甲村柯树塘青山环绕,绿水长流。后来,因过度开采,加上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耕地淹没、水体污染、土壤酸化等现象,昔日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白色沙漠”,当地百姓避而远之,成为当地的环境痛点。2016年,寻乌县正视历史生态问题,下决心还清“历史欠账”,根治“生态伤疤”,成立了山水林田湖办,协调矿管、土管、水保等相关部门,投入老矿区整改工作中。山上地形整治、边坡修复、沉沙排水;山下填筑沟壑、建生态挡墙、截排水沟;通过客土、增施有机肥和生石灰改良土表、播撒草籽、铺种草甸、种植果树、灌木等多种形式进行治理修复。“如今,酸土变沃土,污水成净水,荒山全部复绿。”当地村民谢先生表示,现在在家能种上十几亩百香果和脐橙,每年收入至少有五六万元钱,很多以前搬走的村民都在陆续搬回来。近年来,寻乌县多个废弃矿山经过修复后,水土流失量降低了90%,植被覆盖率...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1
浏览次数:11
原创 材风新媒体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2022年10月4日(北京时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研究所材料智能设计与加工研究室曾小勤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Towards development of a high-strength stainless Mg alloy with Al-assisted growth of passive film”。该研究通过合金化设计,在镁合金表面引入具有持久钝化效果的保护膜层,并提出一种大幅度协同提高镁合金强度和耐蚀性能的制备方案,颠覆了人们对镁合金合金化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会因电偶腐蚀大幅度损失耐蚀性的传统认知。该研究论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庆春博士为第一作者,李扬欣博士和曾小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0
浏览次数:72
来源:cnBeta.COM在 2022 年 8 月 9 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由普林斯顿大学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 Jeff Thompson 带领的一支研究团队,详细介绍了一种可让量子计算机更有效纠错的新方法。据悉,尽管量子计算机具有化解传统计算机难以搞定的复杂问题的巨大潜力,但要求极高的敏感运行条件,也成为了影响量子计算机普及的一大阻碍。在手机上,工程师们只需通过精细调节来搞定数据收发时的杂波滤除。但利用亚原子粒子的独特量子纠缠行为,也意味着即使想要检查量子计算机中是否存在缺陷,也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好消息是,汇集了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 Jeff Thompson、耶鲁大学研究合著者 Yue Wu 与 Shruti Puri、以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 Shimon Kolkowitz 跨学科团队,刚刚提出了一套新方法。论文宣称他们能够显著提升量子计算机对故障的容忍度,减少隔离和修复错误所需的冗余信息量。通过将可接收的错误率从 1% 提升到 4%,四倍进步意味着该方案也适用于当前正在开发的量子计算机。Jeff Thompson 表示:“量子计算机面临的基本挑战,就是操作环境不能嘈杂,否者设备就容易陷入无数错误的失效模式”。对于采用二进制(0 和 1)的传统计算机,错误顶多是两个比特位发生了翻转、或者像两台无线路由器产生了干扰一样混乱。处理此...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0
浏览次数:15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