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在22日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秋季年会上,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项塑料回收创新方法,它在减少贵金属钌使用量的同时,提高了对有用产品的转化率。这项研究使科学家有机会开发出更高效、更具选择性和多用途的塑料回收催化剂。这种新方法更有效地将塑料转化为有价值的商品化学品,这一过程被称为“升级再造”。此外,与其他报告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产生的副产品甲烷要少得多。石油基塑料垃圾是一种未开发的碳基化学物质来源,可用作制造有用的耐用材料和燃料的起始材料。众所周知,向聚丙烯和聚乙烯等难以回收的塑料中添加氢气(一种称为氢解的反应),是一种将废塑料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有前景的策略。这一过程需要催化剂具有高效率和选择性才能在经济上可行。研究小组发现,减少贵金属钌的含量实际上提高了聚合物的升级再造效率和选择性。他们最近发表在《ACS催化》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金属与载体结构的低比例导致结构从有序的粒子阵列转变为无序的原子筏时,效率就会提高。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小组在分子水平上观察到了无序的转变,然后利用既定的理论证明,在这项实验工作中,单原子实际上是更有效的催化剂。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研究了更便宜、更容易获得的载体材料来替代氧化铈。研究还发现,经过化学修饰的二氧化钛,可能会为聚丙烯的升级再造提供一条更有效、更有选择性的途径。...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3
浏览次数:13
来源:包钢集团近日,北方稀土与厦门钨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包头稀土研究院举行。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厦门钨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长庚致辞。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国龙出席签约仪式。厦门钨业党委副书记、总裁吴高潮,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北方稀土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智强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晖、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北方稀土相关领导参加签约仪式。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北方稀土与厦门钨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稀土产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稀土行业有序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南北两大稀土集团在稀土领域的强强联手,对于持续提升我国稀土产业集中度和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包钢集团与厦门钨业均为我国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在产品结构、上游资源与下游应用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互补性。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强强携手、合作共赢原则,决定在稀土产品、技术协同、股权、产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深度战略联盟关系。合作双方将共同发挥国家级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地位和影响力,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在人才合作培养与交流方面,借助成熟的技术管理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各层面人才的交流互促,探索建立优秀人才双向定期交流学习及挂职锻炼等机制,推动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2
浏览次数:8
来源:上海证券报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对稀土产业发展谈了各自的看法。严纯华表示,稀土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干勇则认为,包头将成为全世界稀土产业的高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稀土应用严纯华表示,稀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在电、磁、声、光、热等性质上都有独到的应用。例如,无论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还是无人机,它们都需要动力、转动和平动、信息探测和传输,便离不开稀土独特而有不可替代的电、磁、光等基本属性。因此,从宏观视角来看,稀土对这些新兴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从稀土下游产品的分布来看,严纯华表示,目前,磁性材料是“独领风骚”的,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亟待突破,发光、信息材料已经产生了许多特色。未来,如何使下游材料均衡发展、如何使元素平衡利用是稀土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谈到稀土对终端产业的支撑作用,严纯华认为,既要重视稀土,又要开发非稀土类的材料。“如果把所有鸡蛋放在稀土这一个筐里,显然稀土是不堪其重的。我们要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促进多元化发展。当然,稀土一定会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严纯华说,稀土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很多全新产品和领域,将为创新型小众行业和小微企业带来很多机会。未来,政策应进一步深化精准扶持力度,加强对小微的科技型、...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2
浏览次数:12
来源:X-MOL氨(NH3)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全球氨气生产量达到约2亿吨每年,并被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和化肥生产等方面。其中,使用氨气为原料生产出的氮肥喂养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FAO联合国粮农组织)。但是,工厂中使用的是Haber-Bosch法生产氨气,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使用氨气为原料生产氮肥的工厂集中在发达地区,所以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氮肥的价格在欠发达地区更高,导致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能够以氮气和水为原料以太阳能为能源在田间分散生产氮肥的固氮光催化剂。近日,扬州大学庞欢教授与王天奕博士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期刊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嵌入片层石墨烯Ce-UiO-66固氮光催化剂(GSCe),并将其作为太阳能氨肥成功运用于水稻培育。此工作得到了徐强教授、黄维院士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的指导与支持。石墨烯的嵌入能够控制活化并改善光生电子的分离和转移。嵌入石墨烯的Ce-UiO-66催化剂(GSCe)在波长为365nm的光线照射下显示高达出9.25%的表观量子效率并且在7 × 24小时的循环实验中保持了稳定的性能。而且,GSCe作为太阳能氮肥在水稻培育的实验中也取得了和标准氮肥相同的效果。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将石墨烯嵌入光催化剂的策略,该策略能...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2
浏览次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