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爱集微近日,来自艾姆斯实验室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及来自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合作者发现了一种新型费米弧。研究小组在对稀土单核化物NdBi(neodymium-bismuth)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费米弧,它在当材料变成反铁磁时并处于低温的条件下出现。金属中的费米面是被电子占据和未被占据的能量状态之间的一个边界。费米面通常是封闭的轮廓,并形成球体、椭圆体等形状。位于费米面的电子控制着材料的许多特性如导电性和导热性、光学特性等。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费米表面包含不相连的部分,这些部分被称为费米弧,通常跟超导等奇异状态有关。研究小组的负责人Adam Kaminski指出,新发现的费米弧是电子带分裂的结果,它是由占样品50%的Nd原子的磁序造成。然而,研究小组在NdBi中观察到的电子分裂并不是典型的带分裂行为。有两种既定的带状分裂类型--Zeeman和Rashba。在这两种情况下,带子在分裂后都保持其原来的形状。研究小组观察到的带分裂导致了两个不同形状的带。随着样品温度的降低,这些带子之间的分离度增加,带子形状发生变化,这表明费米子质量发生了变化。“这种分裂是非常非常不寻常的,因为不仅这些带子之间的分离度在增加,而且它们的曲率也在改变,”Kaminski说道,“这跟人们迄今为止观察到的其他任何情况都非常不同。”以前已知的韦尔半金属中的费米弧的情况一直存在,因为它们是由材料的晶体结...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8
浏览次数:7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2年第2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6
浏览次数:14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2年第2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6
浏览次数:5
来源:今日四局4月11日8时33分,经过79个小时的航海运输,搭载着6套塔筒的GAMBELLA运输船舶顺利抵达越南隆安港,标志着由中国水电四局自主研发设计的海上风电塔筒双层海运技术成功应用实践,填补了国内海上5米直径以上风电塔筒双层海运技术空白。此次运输的6套塔筒是中国水电四局阳江公司承担制作的越南金瓯3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中的首批塔筒,同时也是中国水电四局承接的首个东南亚国际海上风电塔筒订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中国水电四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自主研发设计了海上风电塔筒双层海运工装,打破了5米直径以上塔筒长期依靠单层海运的现状,成功将风电塔筒国际海运的最大叠装高度从10米提高到14米,最大叠装重量从100吨提高到240吨,有效节约了大量船舶甲板面积,降低了项目运输成本。在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依托多种设计软件,在主材选型和强度校核等方面进行了精确计算和模拟,并且结合制造、安装需求,进行了充分的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型材、零部件设计通用化、巧妙设计安装对接装置等措施,使工装具备造价低、制作效率高、装配误差小、安全系数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深入安装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全程跟踪首套安装,在工装装配、双层对接、海运绑扎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术指导。船舶离港前,业主单位、物流单位在现场对工装的新颖度、实用性、承载力以及公司的技术服务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近年来,...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5
浏览次数:3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