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影时代由古至今,高等教育学府一直都是国家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作为环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文化建设一直是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值此清华大学迎来111岁生日之际,光峰科技控股子公司中影光峰助力清华大学百年观影礼堂,部署了ALPD®激光放映设备,力求呈现最佳的放映效果,让莘莘学子们在课余期间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生活。电影承载文化,为百年礼堂锦上添花清华大学作为百年名校,一直注重电影文化的传递与教育,将电影作为文化载体,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世界的精彩。清华大礼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座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巍峨礼堂,正是清华大学“中西文化,荟萃一堂”之精神风貌的缩影。大礼堂拥有12米宽的银幕,内设千余个座位,为尽可能让礼堂的每个观众都能更清楚地感受到影片的细节与内容,让受众达到最佳观影状态,因此决定对放映设备进行升级。激光显示高亮度、大画面等特点所创造沉浸式参观体验,能够提高观众观赏、探索的兴趣。精准的色彩显示与炫酷的明暗动态有效提升了礼堂的观影效果。设备升级后,将为清华学子提供具有明显纵深感,更逼真,临场体验感更强的放映画面。据悉,清华大学定期举办校园电影文化节,通过电影文化的传播影响学生对于审美的提升和电影艺术的认知能力,学校的大礼堂也同时兼顾了专业级影院放映的功能,其携手二十一世纪校园院线,每周为学生进...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1
浏览次数:33
来源:X-MOL手性醇是药物和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醛酮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对合成手性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酮与烃类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来构筑叔醇的方法长期以来受到有机化学家的关注。其中,激发态酮的攫氢特性在烃类不对称的C(sp3)-H官能化反应中具有应用前景,但由于存在其他竞争反应,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手性Lewis酸与可见光协同催化在烃类化合物的不对称C(sp3)-H官能团化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在酮的不对称烷基化中报道较少。江智勇课题组利用特定的α-羰基酮作为光活性物种实现了甲苯及其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其中,苄基自由基和羰基自由基同时产生,羰基自由基的存在导致pinacol副产物的生成(图1a,路径i)。E. Meggers课题组则利用双功能手性Lewis酸/光氧化还原催化剂,通过羰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交叉偶联途径,实现了α-氮C(sp3)-H与三氟甲基酮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反应(图1a,路径ii)。从机理上考虑,如果能实现烷基自由基对碳氧双键的直接加成(图1a,路径iii),可以减少羰基自由基发生二聚反应的副产物,然而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并且从热力学上考虑也是不利的。若采用非氧化还原型的Lewis酸与大位阻的手性配体可能减缓单电子转移的过程,抑制酮类化合物转化为羰基自由基的过程,从而促进设想的自由基加成路径。近日,四川大学刘小华和冯小明团队利用具有大位阻的手性双氮氧稀土金属配合物...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1
浏览次数:39
来源:x-mol背景介绍室温运行,自驱动宽光谱(特别是中远红外)光电探测器由于其在成像,监测和通信等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这类商用光电探测器大多数是基于窄带隙半导体,如HgCdTe, PbS and PbSe,但是由于室温下热载流子扰动容易淹没光电流而需要额外配置制冷装置来保证运行,显然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和集成。另外,一些需要偏振敏感探测的应用场景(如天文学,遥感等)也不能用这些传统材料直接实现。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开发的具备偏振敏感能力的宽光谱光电探测器无法同时拥有高响应度和空气稳定等性能。成果简介安徽大学李亮教授和阚绪材副教授开发了基于二维低对称性的NdSb2的超宽光谱快速响应偏振探测器。作为轻稀土二锑化物RSb2的一员,正交结构的NdSb2具有低对称结构。基于NdSb2的光电探测器在532 nm到4µm范围内具有强烈的光响应,其响应时间小于15 µs,响应度为0.49 mA/W。另外,在532 nm偏振光的照射下,其各向异性比高达1.6。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下放置8个月其光响应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另外,通过光电流成像系统确认了其光电流机理为光热电效应。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0
浏览次数:20
来源:澎湃新闻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固态量子存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前述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自主加工的激光直写波导,实现了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存储保真度高达99.4±0.6%,显著推进可集成量子存储器在量子网络中的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和《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光子的偏振态具有操作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量子信息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实现偏振态的可集成量子存储,是构建大尺度可集成量子网络的基本需求。稀土掺杂晶体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固态量子存储介质,能够结合多种微纳工艺,制备出可集成的量子存储器。然而,已有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均无法实现偏振态的量子存储,这是由于稀土掺杂晶体的光吸收一般依赖于偏振态,并且其微纳波导结构也不支持任意偏振态的传输。掺铕硅酸钇晶体是实现可移动量子优盘的重要候选材料,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该材料在2021年已实现长达1小时的相干光存储。近期工作中,团队注意到掺铕硅酸钇晶体中占据第二类钇替位的Eu^(3+)(下称替位二铕离子)可以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的均匀吸收。此次,团队首先采用光谱烧孔技术测定替位二铕离子的准确能级结构,再结合研究组原创的“无噪声光子回波(NLPE)”量子存储方案,以克服替位二铕离子的弱吸收问题,最终基于单次通...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9
浏览次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