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晶体材料是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之一,其光谱性能由激活离子及基质晶体格位结构决定。长期以来,激光晶体材料的创制遵循激活离子与基质晶体“交叉组合”的发展模式,并由此产生了数百种激光晶体。然而,依靠这种模式所能获得的晶体总量有限,无法满足前沿激光技术发展对激光晶体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激光晶体材料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为激光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7
浏览次数:132
2025年4月3日上午,市稀土协会秘书长吴建思、副秘书长崔中倪赴博迈立铖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原日立金属(上海)有限公司),与公司磁性材料部副部长钮一峰、工程技术部副部长马博骁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钮一峰部长对博迈立铖公司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涵盖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要业务以及产品等多个方面。他还特别强调了公司在稀土磁材板块中注入的“专业”精神,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进行了阐述,并表示加入协会的意向。吴建思秘书长对博迈立铖愿意入会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协会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始终秉承“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助推产业、赋能百业的”的工作宗旨,关注所有与稀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致力于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会员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工作,从而推动稀土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崔中倪副秘书长就协会的会员结构,今年的开展的各项工作,包括年度会员大会、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建设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长三角稀土应用参与工博会新材料展、推荐总部经济企业认定等内容作了介绍。通过这次交流,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初步共识,为未来双方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3
浏览次数:179
来源:X-MOL稀土离子(Ln3+)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和丰富的磁性质,在材料科学、医学影像和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用途。在生物无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稀土离子由于其丰富的磁和光学性质,可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构象分析与动态互作研究中。最近20多年来,稀土离子在蛋白质结构与互作研究中体现出重要研究潜力,人们把顺磁性稀土离子通过定点修饰的方式引入到蛋白质等大分子上,利用稀土离子产生的顺磁效应可以极大提高大分子动态结构、互作行为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顺磁稀土离子由于其磁效应不同,可以大体分为磁各向异性和磁各向同性。磁各向同性的稀土离子主要有Gd3+,由于其电子弛豫时间长,能产生强烈的顺磁弛豫增强效应(PRE),广泛应用于医学中的造影剂和生物核磁研究中。磁各向异性的稀土离子电子弛豫时间较短,但是产生的顺磁效应(主要有赝接触位移,PCS)具有明显方向性和距离相关性,特别适用于蛋白质等大分子复合物三维结构的测定与互作研究。蛋白质自旋核观测到的Ln3+磁各向异性与Ln3+螯合配体、螯合配体与蛋白质之间的链接、蛋白质上的修饰位点等多个因素有关。为了获得更大的磁各向异性,研究人员发展了多种策略,如缩短Ln3+配合物基团与蛋白质之间的链接、通过双臂配合物修饰蛋白质、利用标记位点附近的残基侧链配位稳定Ln3+、使用D-氨基酸衍生链接减少配合物基团与蛋白质表面的作用等。研究发现开链Ln3+螯合配体与稀土离子...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3
浏览次数:150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文章DOI:10.26599/JAC.2025.9221061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9719332_Lowering_operating_temperatures_in_high-power_laser-excited_LuAGCe_films_through_improving_crystallinity_and_increasing_Ce_3_content1. 引子:激光照明为何“热”情难挡?想象一下,未来的汽车大灯能在黑夜中点亮数百米的前路,投影仪能在白天投射出清晰绚丽的画面——这一切都离不开激光照明技术的高亮度与长寿命。然而,高功率激光的“热情”却带来了一个棘手问题:荧光材料在强光下温度飙升,发光效率下降,甚至“罢工”。热管理成了拦路虎,怎么办?我们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通过“双管齐下”优化LuAG:Ce荧光薄膜,我们不仅让它在高功率激光下“冷静”了近100 °C,还大幅提升了发光性能。这项突破或许将成为激光照明迈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点亮汽车照明、高端显示等领域的未来!2. 背景:热与光的“拉锯战”激光照明被誉为下一代照明技术“扛把子”,亮度高、寿命长,远超传统LED。然而...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3
浏览次数: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