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在稀土电驱开采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克服了规模化应用中的技术瓶颈,使稀土采收率大于95%,浸取剂用量减少80%,开采时间缩短70%,所需电能节约60%,向环境排放的氨氮量降低95%,表现出潜在的经济可行性。最新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1月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可持续》(Nature Sustainability)。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5 - 01 - 08
浏览次数:150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深海稀土因具备储量大、放射性元素(如Th、U)含量低、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等优点,正成为全球稀土资源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备受各国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稀土指标(如元素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稀土稳定同位素在准确示踪稀土迁移路径和富集过程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特别是放射成因和稳定Nd同位素的结合被认为能够在更高维度上解析深海稀土超常富集机制的演变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深海沉积物稳定Nd同位素的组成、分馏幅度以及控制机理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还处于空白。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白江昊博士后在韦刚健研究员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邓义楠教授的联合指导下,依托其前期研发的放射成因和稳定Nd同位素同步分析技术,对一套典型的西太平洋水深5777m的富稀土沉积柱状样品全岩及各淋滤相(磷酸盐相、铁锰氧化物相和铝硅酸盐相)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GC 112岩芯全岩的ɛNd值从-6.2变化至-5.1,表明该岩芯的物质来源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图2)。相比于BSE的稳定Nd同位素组成,GC 112岩芯整体上更加富集重质量数146Nd(图2),这可能是由于沉积物中自生组分控制着稳定Nd同位素的分馏。磷酸盐相中Nd元素的含量与P2O5和CaO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系,但是稳定Nd同位素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0.076 ‰ ± 0.055‰)(图3 A)。这一结果...
发布时间: 2025 - 01 - 08
浏览次数:117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学者严智明和李政道讲席教授丁洪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 “Evidence for saddle point-driven charge density wave on the surface of heavily hole-doped iron arsenide superconductors” 的研究论文,在铁基超导材料Ba1-xKxFe2As2的砷表面发现由鞍点嵌套驱使形成的电荷密度波。非常规超导电性以其与其他衍生态交织而闻名,因此探索衍生态对理解其配对机制尤为重要。在铁基超导体中,自旋和向列序已被广泛地观测到,但电荷序的出现并不常见。在该文章中,作者等人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重度空穴掺杂Ba1-xKxFe2As2(x ≈ 0.77)的表面进行原子尺度表征,发现了在其砷表面上形成空间周期性为2aAs×2aAs 的有序相(见图一)。 为了揭示该有序相的特征,作者等人通过STM能谱成像技术,发现该有序相的出现会在费米能级附近打开一个大小约为3.8 meV(2Δ)的能隙(图二左),同时抑制材料本身的超导电性。另外,其微分电导对比度在正负偏压下存在反转(图二中)。通过变温实验,发现该相在温度升高至约9K时消失(图二右)。这些实验结果证明该有序相为电荷密度波(CDW)序。&...
发布时间: 2025 - 01 - 07
浏览次数:138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稀磁半导体兼具半导体材料和磁性材料的双重特性,是破解后摩尔时代难题的候选材料之一。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早在1991年就指出稀磁半导体在信息通讯、处理和存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005年《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发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其中包括“能否得到室温铁磁性半导体”。(Ga,Mn)As为代表的III~V体系,是稀磁半导体中最广泛研究的材料。但是在这些材料中,(Ga3+,Mn2+)的异价掺杂同时引入自旋和电荷, Mn的含量难以有效提高,制约了材料居里温度的提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靳常青领导研究团队在2011年提出了自旋电荷解耦掺杂实现稀磁半导体机制(Nature Communications 2, 422 (2011)),实现了电荷与自旋掺杂机制的分别调控。他们进一步拓展到层状结构材料体系,将自旋与电荷分别注入到临近层上,通过层间耦合实现磁电关联引发长程铁磁序。沿着这一材料设计思路,他们发现了居里温度高达180K的(Ba,K)(Zn,Mn)2As2 (简称BZA)新型稀磁半导体,刷新了该类材料可控居里温度至230K的记录(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442 (2013)、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9,...
发布时间: 2025 - 01 - 07
浏览次数:167
3093页次37/774首页上一页...  3233343536373839404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