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我市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宁波日报讯 力争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5000亿级;培育2家以上产值超千亿级的行业龙头企业;建成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宁波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于近日印发。按照规划,宁波市将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要素链“五链联动”,力争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领军城市和产业高地,打造并形成“新材料产业看宁波,做材料来宁波”的品牌。据介绍,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作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断加码在化工新材料、金属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功能膜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新材料产业规模领先全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波新材料产业量质齐升,完成产值1575.4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9.9%;实现增加值264.9亿元,同比增长36.7%。“新材料产业是宁波市重点打造的5000亿级产业集群。”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领军城市和产业高地的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不仅有利于破解瓶颈制约、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对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计划,宁波市将进一步聚焦九大...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浏览次数:15
来源:湖南日报上半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51.34%,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4日讯(记者 彭婷 通讯员 谢宇求)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中,湘潭高新区负责建设的湘潭风能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上榜。湘潭是闻名全国的“电工城”,电线电缆、电动成套装备等积淀深厚。2006年,哈电风能(原湘电风能)落户湘潭高新区,打造以哈电风能为龙头,华菱线缆、崇德科技等配套的风能发电装备产业链。目前,湘潭高新区风能产业已成为我省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51.34%。湘潭高新区建设5兆瓦海上风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5个国、省创新平台,拥有国家高端装备(风电)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等国、省品牌,推动风能产业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应用。该区还搭建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场地35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20万平方米,在孵风能产业企业80余家。湘潭风能产业捷报频传:哈电风能开发我国首台2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华菱线缆开发“脐带”线缆、超高温点火线缆,数十次服务我国航天事业……去年,湘潭风能产业研发总投入6.2亿元,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43个。湘潭风能产业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上游,崇德科技、湘电动力等关键部件企业集聚湘潭高新区;中游,哈电风能风电总成、湘电集团电机总成装配线投入使用;下游,湘电能源工程科技风电场营运与运维等...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浏览次数:10
来源:南昌新闻南昌新闻网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公布了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认定名单,批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两个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为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科技支撑力量。据悉,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依托单位建设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着重解决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领域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及前瞻性技术问题,将建设成离子型稀土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弥补已有科研短板,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自然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革命老区稀土产业转型升级。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以实现可持续管理和发展为导向,以突破自然资源关键科学理论和核心技术为目标,将建成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领域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为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环境时空监测与治理提供理论创新和应用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3
浏览次数:15
来源:中国稀土学会2021年7月28日,由中国稀土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中韩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韩国材料研究学会的指导和支持,有来自中韩两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20多个单位共计120人(其中现场80人、线上约40人)参会。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丁波主任出席会议,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牛京考教授、韩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席Soo Wohn Lee教授分别致辞,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韩雅芳教授主持会议。本次会议以“材料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围绕能源与环境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主题,来自韩国先进科技所、全南大学、韩国大学、日月大学、蔚山国家科技所、韩国科学工程院的六位专家学者就太阳能电池制备、降低损耗、光催化、电化学分解水等方面,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薛冬峰研究员、北京大学邹德春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武英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单斌教授、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李江涛研究员共七位专家,就单晶、光催化、光伏、储能金属、储氢合金、环境催化剂、陶瓷制冷技术等领域线下3位和线上10位专家分别做了相关主题报告。主题报告环节后,召开了青年学者论坛,上海大学董自强(线下)、华北电力大学陈晓红(线上)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梁芬芬(线下)在材料信息学、碳基材料和自然科学进展等方...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3
浏览次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