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科院城市所近年来,双模式发光多功能材料因其在防伪、显示、固态激光、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其中,稀土掺杂的发光材料由于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电子跃迁能级,可产生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射光,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近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安全监测研究组(张洪武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高效的稀土掺杂双模式发光材料。研究选取NaLuF4为基质,将Ce3+和Nd3+ 共掺杂,通过简便的水热方法成功合成了NaLuF4:Ce3+, Nd3+ 荧光粉,在不同的激发条件下实现了通过在单粒子内的高效的双模式紫外光(UV)和近红外二区光(NIR-II)的发射。 研究发现,较高的NaF/LnCl3比值不仅能促进NaLuF4:Ce3+, Nd3+ 荧光粉的晶相从四方相向六方相转变、形貌由纳米颗粒向微棱镜的形状演变,还能提高NaLuF4:Ce3+, Nd3+ 荧光粉的紫外和NIR-II发光性能。一方面,在X射线照射下,由于Ce3+ 和Nd3+ 共掺杂的NaLuF4荧光粉具有5d→4f跃迁发射,显示出较强的宽带紫外辐射;另一方面,在808 nm激光的激发下,由于Nd3+ 离子的4F3/2→4I11/2和4F3/2→4I13/2电子跃迁,Ce3+-Nd3+共掺杂NaLuF4样品产生了较强的NIR-II发射。同时,结合全面的光学...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9
浏览次数:14
2021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新品发布会(稀土专场)产品征集通知各有关单位: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新品发布会是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稀土协会、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为了推动新材料研发生产和下游用户的沟通交流,促进新材料应用推广而举办的新材料产品(技术)上下游对接服务平台,作为工博会新材料展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新品发布会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累计参与企业68家,共发布82项展品,吸引专业观众近4200人次,发放产品供需对接手册2800余册,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参与报道。2021年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5日-1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届时新品发布会将一如既往的贯彻市经信委对工博会工作的整体部署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新材料上下游企业的需求,将新品发布会打造成具有创新、共享、宣传、服务、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的对接平台,诚邀广大新材料企业共同参与。本届新品发布会专门设置了稀土高端应用产品发布专场,于9月16日下午召开,届时诚邀稀土应用材料有关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来现场进行产品发布及推广,发布不收取任何费用,请有意向参与的单位尽早报名。报名方式:请报名单位于2021年7月31日前,将发布产品的相关内容发至协会秘书处,联系人,崔中倪,联系方式:13918059423(微信同号),邮箱地址:shx...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8
浏览次数:12
来源:艾肯家电网目前,作为江西省内强有力的教学研究平台,华东交通大学积极响应省政府“科技创新、产学研用”的号召,与江西省先进控制与优化重点实验室开展密切合作,利用实验室在稀土萃取控制、流程优化、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领域的多年研究经验与技术优势,自主研制出“非接触式稀土元素含量视觉感知系统”。整套设备已经在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稀土萃取车间进行调试应用,为国内首创。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是江西省一流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带头人,“稀有金属冶金全流程一体化控制”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杨辉教授的指导下,由其学生团队独立开发完成的。开发团队负责人、博士生代文豪介绍到,“针对现有稀土分离行业在线检测设备价格高昂、维护成本高且接触式传感器易被腐蚀而测量精度降低的痛点,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以及对稀土资源进行智能生产的号召,我从硕士期间就开始组建研发团队以求攻克该行业痛点”。经过近5年攻关,解决一个个难题,国内首台“非接触式稀土元素视觉感知系统”诞生。该系统结合了机器视觉、即时学算法以及深度学技术,通过非接触式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设备被腐蚀,而“光源补偿算法”的应用,可以让设备的感知“大脑”不被生产现场环境所干扰,再通过深度学与即时学算法的结合,让稀土溶液中海量的隐含特征被提取并用于组分含量的感知,最终的输...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8
浏览次数:15
来源:仪器信息网近日,在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的资助下,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正在制造一个新的探测器原型机,用于在现场快速检测和表征化石燃料资源和废料中的稀土元素。据悉,该探测器集成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和拉曼光谱法,仅有背包大小,允许在单个现场仪器内分析评估样品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并且在分析前不需要进行样品制备。这台仪器在10秒钟内可以快速测定样品的化学组分及含量,用于勘探含高品位易提取稀土元素的资源时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据估计,在目前的技术开发阶段,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仪的检测限低于10 ppm。稀土元素常见于磷酸盐岩中,但是该仪器也可以检测硫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中的稀土元素。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矿物可持续性团队的项目经理Jessica Mullen表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制的集成化、便携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分析仪最早是该实验室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在火星上使用而合作开发的。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的资助下,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该技术的更合适用途。通过以新的方式应用现有技术以及将这些技术用于新的用途,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及其在学术界、工业界和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伙伴正在开发传统的燃料资源的新用途,这将激励进行新的环境修复,同时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为在经济衰退中备受煎熬的煤炭开采地区注入新的活力。”目前,研究...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7
浏览次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