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材料牛一、【导读】碳酸二甲酯(DMC)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在溶剂、聚合物合成、燃料/电池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DMC生产方法依赖于使用危险和易爆的化学品,如光气和CO。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直接利用甲醇和CO2合成DMC的方法备受关注。但是,受热力平衡的严重限制,DMC的产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一难点,通常会在合成过程中引入脱水剂,其中2-Cp表现出最佳的脱水效果,并且可重复使用。有趣的是,CeO2不仅可以催化DMC的合成,还能促进2-Cp的水解反应,其反应活性超过一般的氧化物催化剂。对于DMC的合成,我们团队之前的研究表明,甲醇的活化是关键步骤 [Appl. Catal., B 2023, 336, No. 122914.]。然而,由于以往的研究高度依赖NH3/CO2-程序升温脱附,2-Cp水解活性的关键因素尚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通过调控CeO2暴露的晶面,获得不同配位结构的Ce位点,并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多种表征手段,揭示了2-Cp在CeO2表面的协同吸附对于晶格氧的亲核加成起着关键作用。二、【成果掠影】众所周知,在多相催化中,反应物的吸附和活化与固体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的配位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具有优秀形貌控制的,以(111)、(110)和(100)为主要表面的CeO2纳米颗粒,探索...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4
浏览次数:5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的徐飞课题组、洪峰课题组和宋宏伟课题组在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科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CsPbIBr2 Thick Film With (100)-Preferred Orientation Enables Highly Sensitive X-Ray Detector by a Spray-Coating Method via Dual-Additive-Assisted Solution Strategy unde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研究成果。上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近年来,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具有其合适的带隙,出色的辐射耐受性以及高线性吸收系数在X射线探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钙钛矿材料的不稳定性,钙钛矿厚膜的制备大多都是在保护气氛下完成。目前,在大气环境下高质量钙钛矿厚膜大面积制备及实现X射线探测的方法还很少见。徐飞课题组提出了双添加剂辅助(LP+NH4SCN)溶液策略,使用以气体为载体的喷涂法制备得到均匀的大面积CsPbIBr2厚膜,并进一步提高了厚膜的质量。一方面,NH4SCN添加剂可以增大晶粒尺寸,提高厚膜的结晶度得到具有择优取向的厚膜。另一方面,添加LP可以去除杂质相,提高厚膜的稳定性。经过...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4
浏览次数:5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近日,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在镍基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循环实验,系统研究了镍基超导体在钙钛矿Nd0.8Sr0.2NiO3和无限层Nd0.8Sr0.2NiO2之间可逆相变过程中的结构、电子和输运特性,揭示了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体Nd0.8Sr0.2NiO2生长的热力学特性及前驱体对薄膜样品超导性表达的重要调控作用;同时发现即使在经历十次氧化还原循环后依然保持超导特性,无限层镍基的超导性依然展现出惊人的稳健性,为镍基超导体的未来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为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例如,可以利用镍基超导薄膜制备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s)、超导滤波器、超导传输线等,并在未来量子计算、高速通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以“Robust Superconductivity in Infinite-Layer Nickelates”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徐明辉和赵燕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乔梁教授、冷华倩副教授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梦莎老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还得到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课题组的鼎力支持。镍基超导体正迅速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的前沿课题,因其打破现有高温超导瓶颈的潜力而备受瞩目。自2019年无限层镍基超...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3
浏览次数:6
来源:科学网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良柱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上海大学教授葛军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志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冯新亮等,在二维硼钼烯纳米片室温铁磁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为拓展二维过渡金属硼化物(MBenes)体系的丰富物性提供了新方法,也将推进二维金属硼化物室温磁性在自旋电子学和磁性纳米载体上的实际应用。11月2日,相关研究发表于《先进材料》。二维磁性材料是凝聚态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拓扑学领域、涨落驱动的新物相、对自旋的电场调控和检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块体磁性材料,二维层状磁性材料容易加工成平面的异质结结构,可对其进行精细调控。硼化钼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空气稳定性,然而,据理论预测,硼化钼体系的金属硼烯中不存在磁性,在二维硼钼烯体系实现室温磁性非常具有挑战性。研究人员通过缺陷工程策略,合成了具有钼空位缺陷的Mo4/3B2MBene纳米片。制备得到的Mo4/3B2纳米片横向尺寸为200 nm,厚度为6.3 nm。该纳米片粉体在环境温度下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且不会氧化,在300K时则表现出饱和磁矩为0.04 emu g-1的本征铁磁性。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铁磁性源于Mo4/3B2中的Mo空位缺陷,最终导致了系统的非零磁矩和自旋极化。目前,MBene体系的磁性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而体系中由缺陷工程产生室温磁...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3
浏览次数:25
3093页次57/774首页上一页...  52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