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中国进口稀土或成为新常态

日期: 2019-04-01
浏览次数: 25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在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稀土行业从来就不缺话题。3月15日《参考消息》一则“意外!中国成全球最大稀土进口国”的新闻称,一家咨询公司最新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了41400吨稀土氧化物及氧化物当量,较上年激增167%。

  这条新闻在坊间引起热议。有的人不赞成这一观点,认为虽然我国稀土开采量大,但储量仍十分丰富,至少能够满足国内50年以上的需求量。不过,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稀土不同于煤炭,其蕴藏量是有限的,如果不加以限制最终会被采掘一空的。

  争议是必要的,但现实却是严峻的。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海关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19年1月,中国“稀土金属、钇、钪及其混合物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进口额大约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44.3%。进口货源主要来自缅甸,占总额的74%。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同期自缅甸进口量占比仅为25%,排名第二。

  客观地说,我国稀土进口量的增长,与我国稀土“透支”有关。在2005~2015年间,我国稀土资源的相对稀缺指数从1.158迅速下降到0.486,稀缺程度逐年增加。期间,南方5省的中重型稀土储量原有150万吨,但目前只剩下60万吨。

  我国石油业就是一个例证。1993年前,由于我国拥有大庆、胜利等六大油田,石油不仅能自给自足,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等国。然而,随着国内需求量的增大,石油供需发生逆转,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大量进口石油。仅20年时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就达到57%,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石油第二大买家。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稀土储量大国,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稀土资源的储量也非常丰富,澳大利亚、美国和一些中亚、南亚国家以及俄罗斯也拥有相当丰富的稀土资源。我国稀土占世界储量的36%,俄罗斯占19%,美国占13%,澳大利亚占5%。而中国仅以36%的稀土储量却生产出占全球97%的稀土产品。

  10多年前,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的稀土资源,采取严厉的强制措施,由限制稀土出口到最终完全停止出口,即稀土零出口管理,开始封存大量矿山。随后,美国转而从中国等国家进口稀土,以满足国内需求。换句话说,美国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却不开采,一直廉价进口中国稀土。

  我国消耗了全球稀土供应量的三分之二,而美国大约消耗了10%。美国稀土产量持续上升,并将稀土产品出口到中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数量暴增255%。阿达马斯公司董事总经理卡斯蒂尤说,美国将富含镧(稀土的一种)的矿石运往中国,然后购回其氧化物和化学产品。

  虽然中国稀土进口将成为常态化,但其进口量也不稳定。业界人士认为,今年我国稀土进口量或许有增长,但增量已经难以达到2018年的水平,因为海关对稀土进口单位和稀土进口量进行了限制。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5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6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5
    来源:X-MOL吡啶作为最重要的氮杂芳环化合物之一,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发展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吡啶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吡啶与烯烃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是构建烷基化吡啶的高效策略,可避免传统多步合成的局限性。目前该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端烯(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等),而对内烯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上海有机所的施世良课题组通过Ni-Al协同催化体系并...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4
    来源:X-MOL监测水系统中的农药残留和镧系金属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通过界面工程精确设计了一种基于 Mn-粘土的复合纳米酶,并首次使用原位 ATR-FTIR 光谱和质谱评估了草甘膦 (Glyp) 的界面构型对漆酶样活性的影响。DFT 计算表明,膦酸盐基团与 Mn - Mn 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球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具有定制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能力。Ce3 + 作为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