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基于稀土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唾液肿瘤标志物即时检测

日期: 2021-01-14
浏览次数: 13

来源:福建物构所

早期准确、灵敏地检测肿瘤标志物对于降低其死亡率十分重要。人体唾液中含有几十种生物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电解质和激素等,可提供有关口腔和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唾液检测在癌症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唾液检测的显著优势在于安全无创地收集唾液,减少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此较适用于现场即时检测(POCT)。然而,由于唾液中含有约99.5%的水,其中的肿瘤标志物所表达的浓度远低于人血清中的浓度,实现超灵敏且特异性的唾液肿瘤标志物即时检测仍具有挑战性。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学元团队,发展了适用于即时检测的稀土纳米颗粒溶解增强荧光免疫分析策略,利用单一纳米颗粒含有成千上万个稀土离子来提高待分析物的标记比率。科研人员将该策略和便携式检测装置进行整合,实现了对人体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高灵敏快速检测(图1),即利用Eu2O3纳米晶作为生物探针,可以溶解在酸性增强液中并转化为大量高效发光的Eu3+胶束;使用负载硝酸纤维素膜的一次性注射器作为生物检测平台,简化了操作流程,只需10分钟即能完成检测过程。在对癌胚抗原(CEA,癌症临床诊断和预后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利用便携式紫外线手电筒照射,肉眼可区分CEA浓度超过0.1 ng/mL(0.5 pM)时的荧光强度变化,从而可以裸眼定性评估CEA水平。通过时间分辨模式定量检测时,检测限可低至1.47 pg/mL(7.35 fM)。此外,科研人员证实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癌症患者唾液样本中CEA浓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图2),从而验证了该策略对人体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进行临床诊断和家庭自我监测的可行性。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科学》上(Advanced Science),福建物构所工程师周山勇和研究员涂大涛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此前,陈学元团队在用于肿瘤诊疗的稀土纳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中已取得系列进展。例如,发展了一种基于稀土纳米晶溶解增强的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实现了对人体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特异性检测(Angew. Chem. Int. Ed.);开发了时间分辨稀土纳米探针NaEuF4,首次实现了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直接检测(Angew. Chem. Int. Ed.);设计合成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稀土纳米探针NaYF4:Yb,Er@NaYF4@GO,实现了肿瘤细胞内microRNA可视化成像及肿瘤靶向的无背景近红外二区成像(Angew. Chem. Int. Ed.)。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5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6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5
    来源:X-MOL吡啶作为最重要的氮杂芳环化合物之一,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发展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吡啶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吡啶与烯烃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是构建烷基化吡啶的高效策略,可避免传统多步合成的局限性。目前该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端烯(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等),而对内烯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上海有机所的施世良课题组通过Ni-Al协同催化体系并...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4
    来源:X-MOL监测水系统中的农药残留和镧系金属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通过界面工程精确设计了一种基于 Mn-粘土的复合纳米酶,并首次使用原位 ATR-FTIR 光谱和质谱评估了草甘膦 (Glyp) 的界面构型对漆酶样活性的影响。DFT 计算表明,膦酸盐基团与 Mn - Mn 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球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具有定制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能力。Ce3 + 作为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