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电动车、绿能快速发展,全球稀土需求将增加 152%!要从哪弄来那么多稀土?

日期: 2021-04-20
浏览次数: 21

来源:十轮网

稀土元素是电子组件的重要原料。随着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绿色能源需求的提升,人类对稀土元素的需求也水涨船高。目前稀土大多源自于采矿,但采矿有高放射、高污染的问题;此外,目前的稀土回收技术也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状况。还有什么方式,能满足人类对稀土的需求?

2030年,全球稀土需求预计增长152%

稀土元素是17种元素的总称,包含钪和钇,以及镧系元素中的15个元素。虽然名称叫“稀”土,但除了鉕,其他稀土元素当地壳中的含量相当高,铈的含量甚至与铜相近,为地壳含量第25名的元素。

问题是,稀土元素会与其他元素结整合形成合金,难以分离。此外,稀土元素当地壳的分布相当分散,很少有稀土元素集中成易于商业开采的矿床,因此开采难度很高。

但随着电动汽车与绿色能源的需求增加,人类对稀土的需求也提升。光是一台风机,就需要多达600公斤的稀土。根据《ACS publication》上的报告,过去15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量已经翻倍。目前全球对稀土的年需求量为12.5万吨,根据《MDPI》上的研究,预计2030年的需求量将达31.5万吨,增长幅度152%,全球将面临庞大的需求压力。

目前采矿、回收稀土的技术皆会产生污染

目前全球的稀土大多来自于开采,但因为稀土分布分散,需要大面积开采,因此成本高昂。其次,稀土开采过程也会同时提取钍和铀,这两个是放射性元素,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与放射性物质。另外,中国生产的稀土占全球供给量70%以上,中美贸易战突显稀土供应集中的风险。

目前产业界已有回收稀土元素的技术,能够从计算机、手机、电池提取稀土元素。回收技术分为湿法冶金(hydrometallurgical)与火法冶金(pyrometallurgical),但这两种方式都有缺点。

湿法冶金是通过腐蚀性溶液回收稀土元素,但这会产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废物。火法冶金使用高温提取稀土,但需要约摄氏1,000度的高温,能源需求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以及戴奥辛、呋喃等污染物。

产业界正在开发新稀土回收技术:电沉积

目前产业界正在开发电沉积(electrodeposition)回收稀土的技术,通过低电流提取废弃电子组件的稀土,将它们沉积在特定的位置。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资深研究人员Cristina Pozo-Gonzalo表示,她们的团队与西班牙的Tecnalia研究中心合作,优化回收钕的技术。

钕具有优异的磁性,大量应用于手机、硬盘、电动汽车、风机等设备,是需求量相对大的稀土元素。Pozo-Gonzalo设计一种环保型成分的电解液,回收过程不会产生副产物,也提升回收的钕金属数量。此外,回收时的设备工作温度不超过摄氏100度,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研究团队已在实验室进行概念验证,接下来要研究如何量产。

对抗全球暖化已势在必行,电动汽车、绿色能源产业正在起飞,但它们需要庞大的稀土元素,同样也会造成环境的负担。除了开采与传统回收技术,产业界也积极寻找新的回收工艺,期望降低污染,提升对环境的友善程度。

参考资料

《The Conversation》、《Ensia》、《ACS Publications》、《MDPI》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7
    来源: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稀土钴基磁性材料 (RCM) 自 1960 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应用,与钕铁硼材料相比,它们在高温下表现出不可替代的性能。近年来,对 RCM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高温下作的高矫顽力。通过将轻稀土和重稀土混合在一起,可以增强这些材料的磁性,同时降低成本。通过熔融快速淬火...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7
    来源:ScienceDirect质子交换膜水电解 (PEMWE) 为生产“绿色”氢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这是“净零”电力最有前途的能源载体。近年来,Ru 基催化剂因其较高的本征活性和与 Ir 基催化剂相比相对较低的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稳定性差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超细的“半结晶”Y 掺杂 RuO2由于离子半径和价不匹配,在 PEMWE 中表现出异常活跃和稳定的性能,1 A c...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73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全无机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宽带自陷激子(STE)发射,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全无机双钙钛矿材料呈现单一波长的STE发光特征,且发射峰位主要局限于可见光区域。尽管该领域在材料设计和发光调控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体系难以同时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STE发射,导致此类材料的发光范围受限,严重制约其在广色域显示、动态多级防伪编码、可调谐多谱段LE...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67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相对其低掺体系具有更强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在单颗粒示踪、超分辨成像、微纳光学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浓度猝灭的影响,稀土高掺纳米晶普遍存在上转换发光效率较低的瓶颈。能量迁移和交叉弛豫是引起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但哪种机制占主导地位目前尚存争议。对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开展基础发光物理研究,并揭示浓度猝灭的物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上转换发光机理、开发...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