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迄今最低温度在实验室测得

日期: 2021-10-20
浏览次数: 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比绝对零度高38万亿分之一摄氏度
迄今最低温度在实验室测得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德国科学家最近打破了实验室测量到的最低温度纪录!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14日报道,他们让磁化气体从120米高的塔上落下,测得其温度仅比绝对零度(-273.15℃)高38万亿分之一摄氏度。
研究人员解释说,温度是分子振动的一种量度:分子集合运动得越多,集体的温度就越高。因此,绝对零度是所有分子运动停止的点。而在开尔文温标中,零开尔文对应的就是绝对零度。
在最新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真空室内的磁场中捕获了由大约10万个气态铷原子组成的原子云。然后,他们将真空室的温度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20亿分之一摄氏度。尽管这本身就是一项世界纪录,但这对想要突破物理学极限的研究人员来说还不够,为了更冷,他们需要模拟深空条件。
因此,研究小组把他们的装置带到了欧洲空间局的不来梅下降塔——不来梅大学的一个微重力研究中心。他们让真空室自由下落,同时快速打开和关闭磁场,让铷原子气体云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漂浮,将铷原子的运动减慢到几乎为零。
研究小组说,处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下的气体云在38万亿分之一开尔文下保持了大约2秒钟,创造了纪录,打破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此前用激光器实现的纪录。BEC被称为物质的第五种形态,处于BEC态下的物质的“行为举止”类似一个大原子。
研究人员称,理论上,他们可以在真正失重的条件下(如太空中)维持这一温度长达17秒。
接近绝对零度时,物质会“举止”反常。如2017年发表于《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绝对零度下,光变成了一种可以直接倒入容器中的液体。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冷原子实验室,研究人员甚至目睹原子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超低温有助科学家建造出更好的量子计算机。
据悉,宇宙中已知最冷的天然之处是旋镖星云,它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欧洲空间局的数据显示,其平均温度为零下272摄氏度(约1开尔文)。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10 - 14
    点击次数: 15
    来源:X-MOL稀土熔盐电解渣(RMES)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REE),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然而,从 RMES 中回收稀土元素的传统方法受到高能耗、环境污染和处理时间长的阻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超声增强(USE)常压碱性浸出工艺,该工艺将超声空化与浓缩 NaOH 相结合,实现氟化稀土化合物的高效相重构。在优化条件下(NaOH 初始浓度为 60 wt%,NaOH 与炉渣质量比为 3:1,反应温度为 ...
  • 2025 - 10 - 14
    点击次数: 14
    来源:X-MOL稀土元素(REEs)在核材料质量控制和核取证溯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了测定含铀核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对氧化铀和铀矿的消解酸、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消解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报告。氧化铀的优化消解参数为 2 mL HNO3,160 °C 下 3 h,铀矿石的优化消解参数为 7 mL 混合酸(HNO3-HClO4-HF = 5:5:3),180 °C 下消解 3...
  • 2025 - 10 - 13
    点击次数: 25
    来源:X-MOL高纯重水在核能、军事、化学生物研究等核心领域至关重要,准确检测其含量和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镧系元素配位超分子框架(Ln-CSF),该框架由二维配位聚合物层和氢键螺旋链组装而成。结构和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赋予了它发光传感能力。掺杂的 Ln-CSF 表现出优异的双波长发光性能,在 D2O-H2O 混合体系中的一系列发光测试结果表明,L1-Eu0.01Tb0.99 能...
  • 2025 - 10 - 13
    点击次数: 24
    来源:X-MOL基于丝素蛋白(SF)的柔性电子/光子材料在可穿戴设备和软传感器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了解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并随后制造具有荧光、湿度敏感性和电导性能的 SF 基柔性材料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掺入镧系元素铕离子(Eu3+),提出了一种柔性、荧光、导电的 SF 膜的设计和制备。SF 的氨基酸残基(即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与 Eu3+ 之间的配位和阳离子π相互作用通过塑化和捕获水...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