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新型离心泵为人工心脏开辟“柔性”发展可能

日期: 2021-11-01
浏览次数: 19

来源:科技新闻

离心泵是人工心脏、人工肺等医疗机械的重要核心部件,日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黄显教授团队成功研制了一种可高速旋转和泵流的全柔性磁悬浮泵。这种可穿戴、柔性、微型离心泵,为需要高速旋转和液体输送的医疗器械开辟了“柔性发展”的可能,为后续人体穿戴和植入打下基础。该研究的论文10月2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

传统“刚性”离心泵体积质量大

据介绍,离心泵应用非常广泛,每年离心泵的产量占世界泵产量的80%以上。离心泵具有高转速、大流量液体输运和低维护要求等特点,是工业生产、家庭生活、医学诊疗和科学研究中液体输送常用的机械系统之一,特别是许多医疗辅助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心室辅助装置 (VAD)、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机和透析机等,为数百万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务。

然而,现有的离心泵大多由机械刚性部件构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无法随时随地的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刚性的高速旋转的转子和固定的转轴也会对血细胞等医学流体产生损伤,影响患者健康。

针对这些痛点,黄显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基于折叠永磁薄膜和磁悬浮技术的柔性磁悬浮微型离心泵,该离心泵是可高速旋转和泵流的全柔性磁悬浮泵。论文第一作者、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周明行介绍,这种新型离心泵采用了柔性转子高速旋转来实现大流量液体输运,能解决现有的刚性离心泵质量和体积偏大的问题,同时可适用于血液、脂肪乳剂、冷却液等液体,因此在人工心脏、透析、膜肺氧合和智能衣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型“柔性”离心泵更适合长期穿戴

据介绍,此次新研发的柔性磁悬浮微型离心泵主要由柔性磁性转子、蜗壳型腔室、磁束缚环和柔性控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柔性磁悬浮微型离心泵通过独特的磁悬浮设计,通过磁束缚环将磁性转子以磁悬浮的方式稳定于蜗壳型腔室中,避免了磁性转子与蜗壳腔室摩擦接触造成的旋转阻碍和能量损耗。

同时,通过三相线圈和柔性控制电路控制磁性转子在液体环境中高速旋转,从而实现液体泵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黄显团队研发了体积从0.3 -11.7 立方厘米,质量从0.3-12.8克不同的离心泵系统。该泵突破了柔性磁性转动结构设计和制备技术、磁性薄膜的磁束缚技术和转动薄膜的测试表征技术。柔性泵的最大的体积和重量仅为现有刚性离心泵的1/20。

整个系统的功耗在4W以内,长时间的流体输运后,整个微泵的温度不超过37摄氏度,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而且其柔性的结构可适应人体的运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形变,且在不同的运行角度上均具有泵流能力,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柔性材料和结构,因此使得该泵更适合长期的穿戴使用。” 周明行表示,此次新型离心泵的研制成功,不仅验证了柔性材料和电路替代传统刚性和旋转部件的可能性,还展现了在全柔性人造器官领域和大型诊疗设备的可穿戴化的应用潜力,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福祉。

“这种可穿戴、柔性和微型离心泵得到有效应用,将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进行疾病治疗的同时不影响日常活动,自由选择使用时间和使用地点。此外,柔性材料的力学特性与身体组织和器官兼容,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患者的使用体验更加友好,更加适合长期穿戴使用。”黄显对新型离心泵的前景充满信心。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6
    来源: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稀土钴基磁性材料 (RCM) 自 1960 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应用,与钕铁硼材料相比,它们在高温下表现出不可替代的性能。近年来,对 RCM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高温下作的高矫顽力。通过将轻稀土和重稀土混合在一起,可以增强这些材料的磁性,同时降低成本。通过熔融快速淬火...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6
    来源:ScienceDirect质子交换膜水电解 (PEMWE) 为生产“绿色”氢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这是“净零”电力最有前途的能源载体。近年来,Ru 基催化剂因其较高的本征活性和与 Ir 基催化剂相比相对较低的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稳定性差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超细的“半结晶”Y 掺杂 RuO2由于离子半径和价不匹配,在 PEMWE 中表现出异常活跃和稳定的性能,1 A c...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73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全无机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宽带自陷激子(STE)发射,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全无机双钙钛矿材料呈现单一波长的STE发光特征,且发射峰位主要局限于可见光区域。尽管该领域在材料设计和发光调控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体系难以同时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STE发射,导致此类材料的发光范围受限,严重制约其在广色域显示、动态多级防伪编码、可调谐多谱段LE...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67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相对其低掺体系具有更强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在单颗粒示踪、超分辨成像、微纳光学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浓度猝灭的影响,稀土高掺纳米晶普遍存在上转换发光效率较低的瓶颈。能量迁移和交叉弛豫是引起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但哪种机制占主导地位目前尚存争议。对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开展基础发光物理研究,并揭示浓度猝灭的物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上转换发光机理、开发...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