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长安大学科研团队突破道路与桥梁智能化检测关键技术

日期: 2021-11-09
浏览次数: 12
来源:西部网
昨日记者获悉,由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道路与桥梁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开发”项目,实现了对道路平整度、车辙、裂纹、构造深度等全速度域的智能化检测,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推动了我国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的进步。
据介绍,该项目针对道路与桥梁智能检测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12年的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对称式激光位移检测方法和基准传递与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方法,研发了高精度、高可靠、抗干扰性强的激光位移系列传感器和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系统,实现了道路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车辙、磨耗、跳车、变形类病害的高速动态检测;发明了长寿命、高亮度、低功耗的多路同步配光系统、多路聚焦LED连续配光系统和频闪配光系统,解决了野外复杂光照条件下的路面与桥梁表面全天候高清成像检测难题。
项目还首次研发了道路与桥梁检测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发明了具有测强、测缺、测厚功能的混凝土结构层析成像检测系统及分析算法,实现了道路与桥梁混凝土结构三维数字成像分析;提出了面向道路与桥梁几何形态、结构参数、外观损伤、内部缺陷和预应力缺陷等方面的多源协同智能检测方法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开发了评价软件系统;研发了道路与桥梁质量检验、性能检测、安全评价成套技术与系列化检测装备,实现了道路与桥梁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智能化检测。
依托项目相关技术,该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了3种类型36个型号的道路与桥梁智能检测系列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主持和参加编写了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完善了我国道路与桥梁检测评价标准体系。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6篇。并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长安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安大学深刻把握国家科技布局新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主战场,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持续强化科研,产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促进国家及行业的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7 - 08
    点击次数: 5
    2025年7月7日下午,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会会议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会议室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长杨为民,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轮值执行理事长黄正到会并致辞。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处二级主任科员赵鹏振到会指导,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约20名联盟核心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华...
  • 2025 - 07 - 08
    点击次数: 6
    2025年7月7日下午,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会会议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会议室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长杨为民,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轮值执行理事长黄正到会并致辞。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处二级主任科员赵鹏振到会指导,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约20名联盟核心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华...
  • 2025 - 07 - 08
    点击次数: 5
    来源:X-MOL白钨型镧系钠双钨酸盐 NaRE(WO4)2 (RE = Sm3+, Ho3+ 和 Pr3+) 采用固相反应法、水热法和乙二醇溶剂热法三种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通过 X 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UV-DRS 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 XRD 建立了 I41/a 空间群中具有白钨矿样晶体结构的相纯样品制备。在三种合成方法中,溶剂热样品的 XRD 峰较宽,导致...
  • 2025 - 07 - 08
    点击次数: 5
    来源:X-MOL开发具有多模式发射的先进防伪材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本研究中,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镧系元素双金属有机框架 Gd1-xTbx-BPTA (x = 0.001–0.03)。这些材料可以通过调整镧系金属的比例来实现颜色可调性。值得注意的是,Gd1-xTbx-BPTA (x = 0.001, 0.002) 表现出波长依赖性发光,在 254 nm 紫外照射下发出亮绿色发射,在 365 n...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