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英国研究者开发出5D激光刻蚀工艺 能够大幅提高数据存储效率

日期: 2021-11-11
浏览次数: 17
来源:IT之家
据外媒 E&T 报道,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全新的光学存储技术,利用激光蚀刻玻璃制成的光盘,可以使得存储密度相比蓝光光盘提升 10000 倍以上。
这项技术在 CD 大小的盘片上即可实现,单盘可存储 500TB 的数据。激光写入数据时共有 5 个维度,包含两个光学维度和 3 个空间维度。这种 5D 写入的方式,相比此前光盘简单的二维方式,能够大幅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
研究人员指出,个人和企业等组织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大容量、低成本、高寿命的高效存储形式。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云数据中心主要为热数据设计,而这种 5D 存储玻璃光盘,更适合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或其它类型的长期数据存储。
南安普顿大学研发的数据记录方法,写入速度大约为每秒 230KB。研究人员补充道,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玻璃,还支持其它透明材料,以及应用于 3D 集成光学和微流体。尽管类似的技术此前便早已研发出来,但是事实证明要想达到足够快的写入速度,以及实现足够高的存储密度,是十分有挑战的。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人员使用了稳定的飞秒激光光源,刻蚀薄片状的纳米尺度微小凹坑,每个凹坑的尺寸为 500×50nm。刻蚀时并不是直接利用激光的能量,而是借助一种叫做“近场增强”(near-field enhancement)的光学现象。单次激光脉冲可以产生类似爆破的效果,形成纳米结构。
官方表示,这种新方法可以将数据写入速度提高到实用水平,因此可以在合理时间内写入数十 TB 数据。实测时,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方法写入了 5GB 文本数据,读取准确率接近 100%。此外,该技术允许并行写入,因此大约在 60 天内可以写满 500TB 容量。
目前,英国这一研究团队正努力提高写入速度,并致力于使其在实验室之外也能够使用。此外,为了应对实际存储的需求,还在开发高速读取数据的方法。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17
    2025年9月11日上午,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蔡乐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苏州殡仪馆海棠厅举行。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上海市稀土协会及相关企业代表、生前好友等出席仪式。全国各省市稀土行业协会敬献花篮,寄托对蔡乐敏同志的深切哀悼,共同缅怀这位在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同仁。  蔡乐敏同志的一生,是为稀土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自江阴加华的基层岗位至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之职...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18
    2025年9月11日上午,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蔡乐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苏州殡仪馆海棠厅举行。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上海市稀土协会及相关企业代表、生前好友等出席仪式。全国各省市稀土行业协会敬献花篮,寄托对蔡乐敏同志的深切哀悼,共同缅怀这位在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同仁。  蔡乐敏同志的一生,是为稀土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自江阴加华的基层岗位至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之职...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18
    来源:中国稀土网美国磁体回收商HyProMag计划向内华达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扩张,将磁体回收能力提高两倍。该公司的投资者Mkango公司宣布,HyProMag正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斯堡(DFW)建设其稀土磁体回收和制造工厂,同时也在研究在南卡罗来纳州威利斯顿和内华达州里诺建设新工厂的机会。达拉斯-沃斯堡中心在40年的运行寿命内,每年可回收750吨烧结钕铁硼磁体和807吨钕铁硼副产品。商业运营计划于...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17
    来源:X-MOL手性稀土纳米材料通过手性结构或配体赋予光学活性,由于圆偏振发光、卓越的光稳定性和可调光学等独特性能,在光电显示、生物传感、信息加密和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独特的光学特性以及各领域应用的实验论证。最后,讨论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挑战。这些研究促进了对圆偏振发光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设计和制造具有工程功能的手性稀土纳米材料,解决光电显示器和生...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