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微纳光电团队在新型深紫外激光器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日期:
2022-03-16
浏览次数:
21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等项目支持下,哈工大(深圳)微纳光电团队成员金立敏助理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王锋教授、朱世德教授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Ultralarge anti-Stokes lasing through tandem upconversion”的论文(Nat. Commun. 2022, 13:1032)。哈工大(深圳)为通讯单位,金立敏、王锋、朱世德为共同通讯作者。文章指出,相干紫外光在环境和生命科学中有着重要应用,然而直接紫外激光面临着直接制造和运行成本的限制。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串联上转换过程间接产生的深紫外激光策略,即构建一种多壳层纳米粒子,在1550纳米远程通信波长激发下,实现290纳米处的深紫外激光输出。在成熟的电信行业中,各种光学元件很容易获得,该研究成果为构建适用于器件应用的小型化短波激光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关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到1260纳米(≈3.5 eV)超大反斯托克斯位移原因一系列不同上转换过程的串联组合。在该实验中,通过多壳层纳米结构将Tm3+和Er3+上转换过程限制在不同的壳层中,以减少不同上转换过程之间不可控的能量交换作用引起的激发能耗散。此文说明了Ce3+掺杂是实现多米诺上转换的必要条件,这是由于Ce3+通过交叉弛豫抑制了Er3+的高阶上转换,实现了4Ⅰ11/2能级占优的粒子数翻转,从而能够促进Er3+→Yb3+的能量转移和随后的Yb3+→Tm3+上转换过程。团队将该材料与高Q值(2×105)的片上微环激光器件相集成以进行光学表征,首次观察到了Er3+敏化的强深紫外上转换激光辐射,该多米诺上转换过程促进下的Tm3+离子五光子上转换辐射对激光腔的Q值因子很敏感,并以尺寸近似的聚苯乙烯小球模拟癌细胞分泌物进行了传感测量,可以通过监测290纳米激光阈值变化实现纳米颗粒传感,传感尺寸小至300纳米。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7
点击次数:
4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二维发光金属有机框架(2D MOF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先进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光电器件、传感及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二维发光MOF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转移发光领域,关于其上转换发光的研究非常稀缺,这使得材料难以响应近红外光等低能量光源,极大限制了其在高端防伪等领域的应用。上转换发光技术能够实现“低能量激发-高能量发射”的反斯...
2025
-
07
-
07
点击次数:
3
来源:X-MOL超临界二氧化碳 (SC CO₂) 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在 2D 磁性材料的合成和性能调制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系统总结了 SC CO₂ 的协同策略,包括缺陷工程、化学掺杂、晶格应变和界面控制,以有效诱导和增强二维材料中的室温铁磁性 (RT FM)。研究表明,SC CO₂ 处理通过破坏化学键(例如,在 B 掺杂氧化石墨烯中引入不成对的电子,饱和磁化强度 (Ms) 为 1....
2025
-
07
-
05
点击次数:
103
2025年7月4日上午,上海稀土聚氨酯硅酸盐协会联合党支部第一届第二十九次党员大会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教育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室召开。会议主题为“强化学习、提高站位、用心用情做好服务”。联合支部书记吴建思同志主持会议,任倍、周襄瑶、杨利峰、崔中倪等与会党员同志出席,大家齐聚一堂、团结奋斗,共商支部事宜。会议全面传达了市工经联党委在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上传达的各项精神与要求,探讨行业未来...
2025
-
07
-
05
点击次数:
109
2025年7月4日上午,上海稀土聚氨酯硅酸盐协会联合党支部第一届第二十九次党员大会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教育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室召开。会议主题为“强化学习、提高站位、用心用情做好服务”。联合支部书记吴建思同志主持会议,任倍、周襄瑶、杨利峰、崔中倪等与会党员同志出席,大家齐聚一堂、团结奋斗,共商支部事宜。会议全面传达了市工经联党委在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上传达的各项精神与要求,探讨行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