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研究取得进展

日期: 2022-05-05
浏览次数: 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的低温高效储放氢研发方面取得进展。基于这一成果,研究人员将开发的稀土储氢合金,应用于一款新型手持轻量储氢火炬,日前已成功点火。
储氢合金是一种在较低温度(室温-90 oC)下可吸放氢气的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高、易操作等特点,是高效储氢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然而,由于材料结构的限制,当前储氢材料存在低温下放氢难、结构易偏析、循环稳定性差等难题。
针对上述难题,过程工程所离子液体与低碳能源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体心立方型合金,并在其中引入稀土元素以提高合金的动力学性能及活化性能,并且避免合金相结构偏析。研究团队通过亲氢元素配比调整、合成工艺优化等技术手段获得了一种新的稀土储氢合金,实现了储氢压力低、体积储氢密度大、放氢速率快、循环稳定性高等性能。
据团队成员陈庆军介绍:“该材料充氢压力小于5 兆帕,远低于高压储氢压力的35及70 兆帕。同时,储氢质量密度高达百分之3.8,低温有效放氢密度达到百分之2.8。”
“稀土元素的加入犹如食品加工中的增色添香,起到了提高合金储放氢性能、室温活化能力及循环稳定性的作用。”团队成员王昊表示。
为验证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的储放氢性能,研究人员选取具有严苛制约条件的轻量化手持火炬为现实应用场景。在该场景下,为提高研发的稀土储氢合金放氢速率,研究人员还创新性地开发了高比能锂电供热系统。团队成员刘艳荣介绍,“该储氢火炬的氢气气速每分钟高于18 升,续航时间大于8分钟,且循环储放氢多次,火焰高度及时长无明显衰减,储氢合金性能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研究团队围绕火炬储氢合金研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已取得多项专利和论文成果。据了解,该储氢合金及其在手持轻量火炬应用的研制工作获科技部“科技冬奥”专项支持。2022年3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火炬传递专项团队向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发来感谢信,对研究团队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相关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在氢能车及船舶、加氢站、规模储氢等领域开展应用。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10 - 21
    点击次数: 23
    来源:中国稀土网近日,随着最后一组试验数据出炉,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自主研发、自主工业制备的“KYR型稀土捕收剂”圆满完成工业应用试验,标志着包钢集团在稀土选矿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将显著提升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此次进行工业试验的“KYR型稀土捕收剂”是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新型高效稀土捕收药剂的开发及应用”项目的重要科研成果,项目团队联合白云选矿分公司(宝山矿业),在包钢选区选矿作业...
  • 2025 - 10 - 21
    点击次数: 21
    来源 :中国稀土网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报道,澳大利亚Eclipse金属公司14日宣布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以融资生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此次上市计划是公司推进其在格陵兰西南部的伊维赫图特(Ivigtût)项目开发战略的具体措施,该项目包含格伦讷代尔(Grønnedal)稀土矿床,其矿物组合类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Mountain P...
  • 2025 - 10 - 21
    点击次数: 70
    来源:中国稀土学会 有记者问:有欧洲企业在等待商务部批准他们的稀土出口申请时担心需要停产。请问,商务部考虑安排绿色通道来减轻相关企业的压力吗? 何咏前表示,此次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国政府依法依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中方将在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
  • 2025 - 10 - 20
    点击次数: 34
    来源 :中国稀土产业大数据平台本报讯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首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由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导牵头的“稀土功能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入选。作为包头市唯一入选单位,此次认定标志着稀土高新区在知识产权运营与产业深度融合领域,正式跻身国家级战略平台行列。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