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教授团队Angew. Chem.: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调控三线态能级
日期:
2023-04-07
浏览次数:
32
在生物系统中,温度计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工具。基于发光探针的非接触式温度计是一种无创且易于观察的方法。其中,基于双发射强度比值的比率型温度探针能够提供自校准读数,而双比色测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但是,目前的双比色温度计仅限于稀土材料,不是最适合生物应用的材料体系。过去十年中,有机室温磷光因其在发光、防伪和成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然而,要获得室温下的磷光发射,单重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隙通常需要很小,以促进高效隙间窜越过程(ISC),这导致荧光和磷光之间的波长差往往较小,降低了利用荧光磷光双发射机理制备比率型温度计的准确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黄辉教授、彭谦教授和复旦大学的李富友教授合作,以色酮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NIIs),调控有机分子的三线态能级,获得了具有小的荧光磷光双发射重叠的有机分子,基于其强度和寿命的比率构筑了三维双比率型温度探针。作者合成了一系列色酮衍生物(BC、3TC、2TC),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二维核磁共振、单晶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了BC、3TC、2TC中存在NIIs,且强度不断增加。NIIs的调节使得T1远离S1产生更长波长的磷光,而高的三线态激发态(Tn)被调控得接近S1从而获得高效的隙间窜越。因此,借此机理得到的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室温磷光和极大的双发射波长差,确保了双发射带在检测时的最小相互干扰,并基于此建立三维双比率型温度探针。最后,该探针运用于细胞及活体的温度检测中,在308.15 K下温度灵敏度达到0.85% K-1,不确定度为0.89 K,为麻醉过程中小鼠原位体表温度检测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在该工作中,黄辉教授团队通过调节构象来调控有机半导体的三线态能级,以实现双比率型温度探针。上述最新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在读博士生陈皓。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7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8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7
来源:X-MOL吡啶作为最重要的氮杂芳环化合物之一,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发展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吡啶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吡啶与烯烃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是构建烷基化吡啶的高效策略,可避免传统多步合成的局限性。目前该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端烯(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等),而对内烯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上海有机所的施世良课题组通过Ni-Al协同催化体系并...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6
来源:X-MOL监测水系统中的农药残留和镧系金属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通过界面工程精确设计了一种基于 Mn-粘土的复合纳米酶,并首次使用原位 ATR-FTIR 光谱和质谱评估了草甘膦 (Glyp) 的界面构型对漆酶样活性的影响。DFT 计算表明,膦酸盐基团与 Mn - Mn 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球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具有定制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能力。Ce3 + 作为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