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稀有稀土领域3个研究方向取得45个成果转化项目
日期:
2023-09-25
浏览次数:
18
9月20日,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召开,会上集中展示了一年来实验室在稀有稀土领域三个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稀有稀土领域的技术难点和产业发展方向。与会专家介绍,2023年实验室重点围绕稀有稀土矿产勘查评价、绿色勘查、开发利用学科热点等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针对四川省特色优势的氟碳铈稀土和伟晶岩型锂辉石资源,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据统计,2023年重点实验室承担了研究项目66项,项目金额总计9306.89万元,同比2022年增加146.03%,在三个重要研究方向上皆取得了技术突破。在“成矿作用与勘查评价”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甲基卡及外围地区锂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方向研究,取得成果转化9项,初步解决了甲基卡矿集区稀有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完善了甲基卡矿集区的成矿理论;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典型稀有稀散金属资源“少废”“无废”高值化梯级综合利用研究,取得成果转化7项,实现了伟晶岩型锂辉石优势资源规模化处理与高值化资源梯级利用;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稀有稀土矿矿山“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及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成果转化29项,研究并建立了稀有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评价方法技术。针对四川特色优势的川西锂辉石矿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锂回收率偏低,铍铌钽等资源尚未综合利用,高原生态脆弱等问题,开展了“四川战略性锂辉石资源采选固废矿物基因及资源化技术研究示范”研究,实现了锂辉石采选固废的资源化、无害化和无尾化,提高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本研究采用Mo/Al2O3催化剂系统阐明了H2SMR过程中CH4与H2S的协同转化路径。在1173 K反应温度、0.5 h反应时间条件下,CH4和H2S转化率分别达到63.7%和59.2%,对应的H2和CS2生成速率分别为688.8 μmol·g-1·min-1和444.3 μmol·g-1·min-1。值得注意的是,与纯甲烷裂解反应(CH4...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升,其热端工作温度持续攀升,对温度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铂电阻和热电偶,低成本、小体积及快响应的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被视为下一代先进高温温度传感器的理想选择。然而,极端高温工况对其测温核心热敏陶瓷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科研人员针对稀土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