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我国学者在有机分子-稀土纳米晶复合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3-11-29
浏览次数: 9
来源:生物通


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过无机镧系纳米晶体表面金属耦合实现的有机分子激发态能量调控(Organic excitonic state management by surface metallic coupling of inorganic lanthanide nanocrystals)”为题,于2023年11月1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2003、52173290)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邓人仁研究员课题组与南京工业大学安众福教授团队合作,利用有机分子与无机稀土纳米晶耦合的材料设计策略开发了一类全新的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并获得了优异的发光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过无机镧系纳米晶体表面金属耦合实现的有机分子激发态能量调控(Organic excitonic state management by surface metallic coupling of inorganic lanthanide nanocrystals)”为题,于2023年11月1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论文链接为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2151。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具备优异光电转换能力和光活性特征,是实现有机发光、光电转换和分子传感应用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中,通过在分子结构中引入金属等重原子可以有效改善分子的电子转移和系间窜跃特性,扩展有机发色团的光电性能。然而,要实现金属与有机分子的有效结合,通常需要对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引入能够和金属离子络合的配位官能团。而要使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形成稳定配位结构,需要考虑配体给体基团的性质、配位齿数目、配位点之间的连接基团、配位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配体异构等诸多复杂因素。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用于金属离子复合的有机光电分子的结构和种类,严重阻碍了金属-有机复合光功能材料的发展。
该项工作利用有机分子与无机纳米晶耦合的策略来克服了这种选择限制。通过将无机稀土纳米晶与有机分子复合,实现了一系列咔唑基衍生物单线态激发态向分子电荷转移态发光的高效转变,证实稀土纳米晶可以引入电子相互作用。当无机稀土纳米晶与有机分子杂化后,纳米晶表面的金属离子可能与有机分子产生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类似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促进有机分子发生电子转移并诱导其产生电荷转移态。选取有机分子OCzT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利用OCzT与NaGdF4耦合前后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寿命变化等光学表征方法,证明NaGdF4具备诱导有机分子电荷转移态的能力。通过调控有机分子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距离,验证了有机分子/稀土纳米晶的电子相互耦合作用在短程有效。这种耦合策略不需要共价配位或分子结构工程,因此在实现高效可控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经验证该方法同时也适用于另外四种含咔唑功能基团的有机分子,与NaGdF4纳米晶杂化后均能产生相互作用,并呈现红移发光峰。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5
    来源:X-MOL在网格化学合成领域,高连接框架材料的精准构筑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拓扑网络理论作为指导材料设计的关键工具,为高连接框架材料的定向合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利用高连接的锆簇(Zr6)和稀土簇(RE9),或者是高连接的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去构建了一系列的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包含了(4,12)-连接的shp和ftw网络、(6,12)-连接的alb网...
  •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6
    来源:X-MOL源自荧光团和 Ln3+ 的光致发光,构建了荧光团在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Ln-MOF) 中的封装,有助于 Ln-MOF 具有迷人的比例发光传感性能。本文为 3D Eu (III) MOF {[(CH3)2NH2]2[Eu2(TPTC)2·(合成了 H2O)2]·2DMF·8H2O}n(Eu-MOF,H4TPTC = 三苯基-3,3“,5,5”-四羧酸)及...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