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亚&陈培灿团队在碳基无空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日期:
2024-03-01
浏览次数:
58
近日,我院周立亚教授&陈培灿助理教授团队在碳基无空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u-based Porphyrin MOF Enables High-performance Carbon-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mall。碳基无空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低制作成本和简易制备流程,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光伏器件的领跑者。然而,由于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接触不良、钙钛矿与碳电极之间能级失配导致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难题,广西大学周立亚&陈培灿团队基于Eu3+-Eu2+氧化还原穿梭对和具有疏水性、独特吸收光谱、丰富路易斯碱基团的卟啉(TCPP)有机配体构建一种2D Eu-TCPP MOF纳米片,并将其引入钙钛矿层与碳电极界面处。实验结果表明,MOF中的铕离子利用氧化还原穿梭效应有效抑制缺陷的产生;TCPP配体有效钝化Pb2+缺陷,并提升钙钛矿薄膜疏水性。此外,利用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效应,提高了光利用率。同时,Eu-TCPP MOF的引入实现更好的能级对齐和紧密的界面接触,提高空穴从钙钛矿层到碳电极的提取效率。最终,碳基无空穴MA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18.13%的光电转换效率;与此同时,优化后的器件在65-85%高湿度环境下存放5500小时后仍有初始效率的80.6%。此项工作为理性设计高效稳定的碳基无空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全新的视角。本论文第一作者为广西大学硕士生吴东祺,通讯作者为广西大学周立亚教授与陈培灿助理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2101057;No. U20A20206)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 2022GXNSFDA080005)等项目的资金支持。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8783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10
-
25
点击次数:
35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3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2025
-
10
-
25
点击次数:
35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3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2025
-
10
-
25
点击次数:
33
2025年10月23日,上海市稀土协会与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工作交流会议。会议总结2025年工博会稀土板块工作,剖析优劣势,探讨2026年工博会筹备工作。今年工博会在双方的互相配合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展示成果好,组织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示全产业链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形象与影响力;二是专业观众反馈热烈,以精准组织与宣传吸引大量专业人士,促成产业对接;三是活动组织有序,双方协作...
2025
-
10
-
25
点击次数:
33
来源:中国稀土网10月22日,英国Pensana公告称与德国稀土永磁体和电感元件领先制造商VAC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VAC公司通过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Sumter)的新建eVAC磁性工厂,正为加强美国本土稀土磁体生产发挥关键作用。谅解备忘录的关键条款包括:VAC计划从隆贡若(Longonjo)项目承购混合碳酸稀土产品。初始承购协议为期五年并可延期,具体价格另行商定.该协议将支持eVAC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