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开发反应诱导的碳氧化钼催化剂 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
日期:
2024-09-13
浏览次数:
8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研究员孙剑和副研究员俞佳枫团队,在碳化钼催化CO2转化利用方面取得进展。科研人员利用火焰喷射裂解法一步合成了亚稳态不饱和氧化钼催化剂。该亚稳态结构的氧化钼无需碳化处理,可直接应用于逆水汽变换反应,在反应气氛下迅速发生原位碳化,生成碳氧化钼活性相,在高空速的苛刻条件下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一方法省去了繁琐的碳化制备过程,解决了传统碳化钼催化剂在反应中易被氧化失活的问题。碳化钼催化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和结构特性,在一系列催化反应中展现出近似贵金属的催化特征,被视为贵金属的替代催化剂。因此,碳化钼催化材料在多相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碳化钼可以通过程序升温渗碳法、选择性蚀刻法、机械合金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热渗碳法、溶液相合成法等方法制备。然而,碳化钼的制备过程繁琐且能耗较高,增加了催化剂的制备成本。此外,碳化钼对反应中的氧化性气氛较敏感,易被氧化而失活,限制了其应用。该团队采用火焰喷射裂解法技术,合成出亚稳态的不饱和氧化钼催化剂。这一催化剂可直接用于逆水汽变换反应,在反应条件下原位发生碳化并生成稳定的碳氧化钼活性相,省去了传统碳化钼制备过程中高成本、高能耗的碳化过程。研究发现,在600°C下,该催化剂的CO产率达17.4 molCO·gcat-1·h-1,产物中的CO选择性为100%,且在20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未发生明显失活。无论在活性还是稳定性方面,反应原位诱导产生的碳化钼活性相的催化性能均优于传统碳化方法预先合成的碳化钼催化剂。进一步,该研究揭示了在该碳化钼催化剂上CO2活化过程与传统的氧化还原循环路径不同。该过程遵循新的碳化-氧化循环反应路径。也就是说,碳化钼中的碳原子与CO2中的碳原子进行交换并参与反应,降低反应能垒,提升催化活性。上述成果为低成本碳化钼催化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Reaction-induced unsaturated Mo oxycarbides afford highly active CO2 conversion catalysts为题,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学院联合基金、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等的支持。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11
-
12
点击次数:
20
来源:X-MOL硅氮杂环化合物被应用于偶联试剂、表面功能化试剂、分子显像剂以及新药开发等多个领域。如何选择性构建Si-C键和Si-N键的是合成环状氮硅烷的关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到目前为止,催化合成该类杂环的方法非常少见。近年来,南开大学崔春明(点击查看介绍)/李建峰(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利用烯基-二胺稀土催化体系发展了系列高效的选择性硅氢化反应 (J. Am. Chem. Soc. 2021, 1...
2025
-
11
-
12
点击次数:
21
来源:X-MOL在 0.9 wt%的 NaCl 溶液中系统研究了不同铈(Ce)添加量的 CrFeCoNi 高熵合金(HEAs)的腐蚀行为。利用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EDS)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金的微观结构、组成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莫特-肖特基测试来评估腐蚀行为。XRD 分析证实,母体...
2025
-
11
-
10
点击次数:
42
来源:中国稀土网干勇、蒋成保、郑泉水、叶国安、李殿中、刘小钢等院士专家;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志辉;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波等出席活动。干勇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稀土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未来需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技术攻关,坚持绿色化智能化,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拓合作新空间,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更多新成...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90
来源:中国新闻网近日,北方招宝首批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试生产圆满完成。该项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重大突破,为后续投产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自项目启动以来,北方招宝建设团队围绕“高标准、高效率”目标,克服基建施工、设备安装等多重挑战,有序推进生产线布局、核心设备初步调试以及厂房内部公辅改造等工作,深度融合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坚持效能优化,为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试生产提供保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