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傅继澎团队Small Structures | 实现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突破:探索新型近红外光源应用
日期:
2024-10-10
浏览次数:
104
近红外光源虽潜力巨大,但缺乏窄波长、高可靠性的蓝光激发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特别是波长超1000nm的,严重阻碍了近红外pc-LED技术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Ce³⁺与Nd³⁺共掺杂策略,针对SrS基近红外发光材料进行深度优化。通过精心构建Ce³⁺至Nd³⁺的能量传递通道,不仅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发光效率,还增强了其热稳定性,为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为进一步揭示性能提升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结合了详尽的结构分析与先进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深入探讨了掺杂离子对晶格结构的影响及其如何减弱热淬灭效应、提升内部量子效率。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物理特性的理解,更为设计未来高效稳定的近红外光源材料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方向。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红外光源凭借其卓越的深层组织穿透能力及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未来医学应用的焦点。然而,当前近红外光源市场面临关键挑战:缺乏同时具备窄波长分布与高度可靠性的光源,尤其是蓝光激发的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匮乏,特别是波长超过1000 nm的蓝光激发NIR荧光粉,严重制约了近红外荧光转换发光二极管(pc-LED)的技术进展。在这项工作中,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掺杂SrS近红外荧光粉。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固体核磁共振(NMR)、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手段研究了掺杂离子的晶格参数和占据情况,进一步证明了能量转移和增强机制,如图1所示。系统地研究了Nd3+单掺杂、Nd3+,Ce3+共掺杂和Nd3+,Ce3+,Na+三掺杂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光谱,衰减曲线以及内外量子效率,如图2-4所示。实验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在蓝光LED激发下,发光峰值位于1070 nm,有效填补了该波段高效近红外光源的空白。进一步,我们还研究了三种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发射光谱。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荧光粉都出现了热猝灭效应。不过随着掺杂离子的增加,在393K时,SrS: Nd3+, Ce3+, Na+荧光粉的归一化积分发射强度仍保持初始强度的91.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如图5,6所示。综上所述,这项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窄带、以1070 nm为发光中心的SrS: xNd3+(0.001≤x≤0.0202)、SrS: 0.01Nd3+, yCe3+(0≤y≤0.05)和SrS: 0.01Nd3+, 0.02Ce3+, mNa+(0≤m≤0.05)NIR荧光粉。通过光致发光光谱和温度依赖光谱揭示了Nd的全发光性能和增强策略。利用EXAFS、NMR、EPR和DFT方法揭示了掺杂离子的晶体学畸变机制和几何形状。优化后的三掺杂样品的内部量子效率从31.7%提高到42.8%。此外,随着温度升高到393 K,热稳定性保持了91.8%的发射强度。本研究不仅代表了近红外光源技术的重要突破,也为生物医学成像、精准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展现了科学研究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14
来源:X-MOL高性能稀土永磁体需要同时优化 SmCo5 中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稳定性。虽然单元素掺杂可以增强特定的磁性能,但它往往无法协调多个性能指标,例如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来研究 12 种双元素掺杂构型,涉及在 SmCo5 中最佳 Co 晶格位点取代的 Mn、Fe、Ni 和 Cu。对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特性(包括取代能、电荷密度差...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13
来源:X-MOL这项工作通过使用简单的 Er69Fe31 合金添加剂报道了重稀土元素 Er 对 Nd-Fe-B 磁体的影响,该添加剂比 Dy 和 Tb 元素便宜得多。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 Er69Fe31 添加量,在磁性能最小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了耐腐蚀性。主要原因是 Er 元素部分取代了主相晶粒边缘的 Nd 元素,形成了低 HA 的 (Er,Nd)2Fe14B 壳层,导致矫顽力降低。然而,耐腐蚀性...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37
来源:X-MOL在网格化学合成领域,高连接框架材料的精准构筑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拓扑网络理论作为指导材料设计的关键工具,为高连接框架材料的定向合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利用高连接的锆簇(Zr6)和稀土簇(RE9),或者是高连接的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去构建了一系列的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包含了(4,12)-连接的shp和ftw网络、(6,12)-连接的alb网...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41
来源:X-MOL源自荧光团和 Ln3+ 的光致发光,构建了荧光团在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Ln-MOF) 中的封装,有助于 Ln-MOF 具有迷人的比例发光传感性能。本文为 3D Eu (III) MOF {[(CH3)2NH2]2[Eu2(TPTC)2·(合成了 H2O)2]·2DMF·8H2O}n(Eu-MOF,H4TPTC = 三苯基-3,3“,5,5”-四羧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