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袁占辉教授Advacned Science:光诱导合成CsPbCl3:Mn/Yb纳米晶及其可见-近红外LED的应用
日期:
2024-12-11
浏览次数:
77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袁占辉团队在国际TOP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Photo-induced Synthesis of Ytterbium and Manganese-Doped CsPbCl3 Nanocrystals for Visible to Near-Infrared Photoluminescence with Negative Thermal Quenching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第一单位,硕士研究生方晓晨为第一作者,袁占辉教授为第一通讯作者,闽江学院的郑标副教授和王莉玮教授等参与了该工作。该论文围绕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CsPbCl3:Mn/Yb的可见-近红外发光二极管(Vis-NIR-LED)制备和应用,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光诱导合成方法,利用四氯化碳作为卤素源,在室温下制备CsPbCl3:Mn/Yb纳米晶,通过Mn的发射(4T1g→6A1g)与Yb的发射(2F5/2→2F7/2)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实现了Yb于980nm的负热猝灭发光,解决了由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固有的低热/氧/湿稳定性和严格的合成工艺限制其实际应用的问题。基于CsPbCl3:Mn/Yb NCs的pc-LED器件的性能。(a)电致发光(EL)光谱,插图展示了紫外线芯片和构建的pc-LED器件的照片。(b)CIE色坐标。(c)pc-LED器件在不同电流下工作时的电致发光光谱。(d) pc-LED器件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电致发光(EL)光谱。(e)pc-LED器件在不同正向偏置电流下(固定电压为10V)的实际温度变化。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08927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4
来源:X-MOL本研究采用Mo/Al2O3催化剂系统阐明了H2SMR过程中CH4与H2S的协同转化路径。在1173 K反应温度、0.5 h反应时间条件下,CH4和H2S转化率分别达到63.7%和59.2%,对应的H2和CS2生成速率分别为688.8 μmol·g-1·min-1和444.3 μmol·g-1·min-1。值得注意的是,与纯甲烷裂解反应(CH4...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4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升,其热端工作温度持续攀升,对温度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铂电阻和热电偶,低成本、小体积及快响应的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被视为下一代先进高温温度传感器的理想选择。然而,极端高温工况对其测温核心热敏陶瓷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科研人员针对稀土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