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学院齐彦鹏课题组在In₂Te₅的高压研究中实现无序增强的非晶超导
日期:
2024-12-24
浏览次数:
132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齐彦鹏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苏州大学等合作单位,通过高压调控实现了晶体材料In2Te5体系的相边界展宽,观测到无序增强的非晶超导现象,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热力学关系中经典的吉布斯相律指出,当跨越相边界时,物质的结构会发生相变,从而导致物性的突变。这使得相变边界附近的物性研究和相图的精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齐彦鹏课题组充分考虑In2Te5的结构特征,利用高压手段通过部分破坏体系长程平移对称性的方式,将经典的相变边界有效扩展为一个大范围的非晶转变区域,从而实现了加压过程中In2Te5单晶的晶态-非晶态-晶态(CAC)相变。通过原位同步辐射衍射研究,团队发现In2Te5的上述相变源于相对刚性的[In2Te2]2+区块的旋转,这些区块由铰链状的[Te3]2−连接而成。高压条件可以改变[Te3]2−铰链状连接的空间形态,进而诱导结构相变发生。值得关注的是,在非晶转变附近,虽然载流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In2Te5的超导转变温度(Tc)却意外增加了约25%。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理论以解释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非晶超导性的增强可能源于无序导致的电子关联性增强。本研究不仅为超导物性调控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对相变边界的认识,还展示了结构无序材料的性能潜力。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2018级博士毕业生赵毅(现为上海科技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应天平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赵凌霄与齐彦鹏课题组博士后吴珏霏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应天平研究员、苏州大学陈垂针教授、上海科技大学齐彦鹏教授为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苏州实验室于同旭博士、上海科技大学陈宇林教授等合作者为本研究提供了帮助支持。论文标题:Disorder-Broadened Phase Boundary with Enhanced Amorphous 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In2Te5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14
来源:X-MOL高性能稀土永磁体需要同时优化 SmCo5 中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稳定性。虽然单元素掺杂可以增强特定的磁性能,但它往往无法协调多个性能指标,例如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来研究 12 种双元素掺杂构型,涉及在 SmCo5 中最佳 Co 晶格位点取代的 Mn、Fe、Ni 和 Cu。对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特性(包括取代能、电荷密度差...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13
来源:X-MOL这项工作通过使用简单的 Er69Fe31 合金添加剂报道了重稀土元素 Er 对 Nd-Fe-B 磁体的影响,该添加剂比 Dy 和 Tb 元素便宜得多。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 Er69Fe31 添加量,在磁性能最小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了耐腐蚀性。主要原因是 Er 元素部分取代了主相晶粒边缘的 Nd 元素,形成了低 HA 的 (Er,Nd)2Fe14B 壳层,导致矫顽力降低。然而,耐腐蚀性...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37
来源:X-MOL在网格化学合成领域,高连接框架材料的精准构筑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拓扑网络理论作为指导材料设计的关键工具,为高连接框架材料的定向合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利用高连接的锆簇(Zr6)和稀土簇(RE9),或者是高连接的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去构建了一系列的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包含了(4,12)-连接的shp和ftw网络、(6,12)-连接的alb网...
2025
-
07
-
02
点击次数:
41
来源:X-MOL源自荧光团和 Ln3+ 的光致发光,构建了荧光团在镧系金属有机框架 (Ln-MOF) 中的封装,有助于 Ln-MOF 具有迷人的比例发光传感性能。本文为 3D Eu (III) MOF {[(CH3)2NH2]2[Eu2(TPTC)2·(合成了 H2O)2]·2DMF·8H2O}n(Eu-MOF,H4TPTC = 三苯基-3,3“,5,5”-四羧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