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稀土卤化物双钙钛矿蓝光-近红外双波段高效发光

日期: 2025-05-12
浏览次数: 84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全无机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宽带自陷激子(STE)发射,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全无机双钙钛矿材料呈现单一波长的STE发光特征,且发射峰位主要局限于可见光区域。尽管该领域在材料设计和发光调控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体系难以同时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STE发射,导致此类材料的发光范围受限,严重制约其在广色域显示、动态多级防伪编码、可调谐多谱段LED照明等前沿光电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展。

针对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的陈学元团队涂大涛研究员等人首次开发了具有蓝光/近红外双波段STE发射的Cs2NaScCl6稀土基双钙钛矿材料。其中,蓝光和近红外发射分别与[ScCl6]3-和[NaCl6]5-八面体的STE态相关;进一步地,通过Li+掺杂使得蓝光和近红外STE发光的量子产率分别从3.2%和2.7%显著提升至98.2%和45.4%,刷新了无铅金属卤化物材料本征STE发光效率的纪录。

研究团队通过稳态/瞬态荧光光谱、固态核磁共振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Li+掺杂的发光调控机制。首先,基于固态核磁共振光谱以及理论计算明确了不同浓度的Li+掺杂在Cs2NaScCl6中占据的晶格位点。结果表明,掺杂的Li+优先占据Na+位点(LiNa),随着掺杂浓度升高,部分Li+进入晶格间隙(Si)。进一步地,晶体结构计算揭示Li+掺杂导致[ScCl6]3-和[NaCl6]5-八面体发生显著的晶格畸变。温度依赖的稳态荧光光谱表明,蓝光和近红外STE发射的电声子耦合强度(Huang-Rhys因子)均有所降低,受激电子和空穴的无辐射激子复合减弱,进而增强了STE发光。此外,Bader电荷分析显示,Li⁺掺杂提高了[ScCl6]3-和[NaCl6]5-八面体周围的电荷局域化程度。因此,综合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分析结果,证实了Li+掺杂导致的晶格畸变促进了激子局域化,抑制了无辐射激子弛豫,从而显著提升了STE发光性能。

基于Li+掺杂Cs2NaScCl6双钙钛矿材料的优异蓝光/近红外发光特性,团队将其与275 nm紫外芯片封装,成功制备出高性能蓝光/近红外双波段LED器件。在300 mA驱动电流下,Li+掺杂后的LED器件的蓝光和近红外输出功率比未掺杂的LED器件分别提升了13.36倍和11.01倍,并实现了对糖果、葡萄等物体的清晰夜视成像(图3)。该工作为设计高效双波段发光材料及光电器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有望应用于显示照明、光通讯及生物成像等领域。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9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20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9
    来源:X-MOL吡啶作为最重要的氮杂芳环化合物之一,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发展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吡啶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吡啶与烯烃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是构建烷基化吡啶的高效策略,可避免传统多步合成的局限性。目前该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端烯(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等),而对内烯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上海有机所的施世良课题组通过Ni-Al协同催化体系并...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8
    来源:X-MOL监测水系统中的农药残留和镧系金属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通过界面工程精确设计了一种基于 Mn-粘土的复合纳米酶,并首次使用原位 ATR-FTIR 光谱和质谱评估了草甘膦 (Glyp) 的界面构型对漆酶样活性的影响。DFT 计算表明,膦酸盐基团与 Mn - Mn 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球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具有定制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能力。Ce3 + 作为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