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X-MOL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莲,洪茂椿院士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超稳定的异双金属MOF,并实现了本征MOF创纪录的光催化制氢速率,更进一步研究了其均匀尺寸下的独特晶面依赖性光催化行为。该异双金属MOF的设计合成充分利用软硬酸碱理论,其中Cu+与N配位作为活性中心,而Zr4+/Hf4+与O配位形成高核簇作为稳定中心。空间分离可以避免Cu+的流失与团聚,并克服Cu+易于氧化的缺陷。通过一系列合成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同一尺寸下MOF形貌的精准调控,包括一种八面体形貌(仅暴露{101}和{011}晶面)和两种截角截边十八面体形貌(暴露{101},{011},{112}和{002}晶面)。通过一系列光催化对比实验、原位EPR、原位XPS、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确定Cu+和Zr4+/Hf4+的具体作用,阐明异双金属的Cu-Zr/Hf的光催化制氢机理。结合光电化学分析、激子结合能计算、飞秒瞬态吸收(fs-TA)、DFT和晶体模型等手段,揭示不同晶面在电子转移能力、活性位点暴露程度、亲水性等方面的差异,并将其与制氢性能紧密关联。该研究提供了高效的MOFs光催化剂在配位调节和形貌控制的分子水平见解,展示出本征MOF光催化剂的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