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X-MOL
镧系配位纳米颗粒因其出色的发光特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镧系配位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是一个相对较新且探索较少的领域。植物拥有复杂的被动流体传输系统,是合成纳米材料的潜在绿色纳米工厂。本研究从各种活体植物中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的发光镧系元素配位纳米颗粒。两步过程包括将植物剪下的或完整的植物在对邻苯二甲酸 (PTA) 溶液中孵育,然后洗涤并随后在镧系离子(Eu 3+ 和 Tb 3+ )溶液中孵育。不同类型的植物和镧系元素离子导致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镧系元素配位纳米颗粒。具体而言,三叶草和金黄色外泌体内的 Eu/PTA 和 Tb/PTA 配位纳米颗粒显示出球形、棒状、八面体、立方体和矩形晶体,尺寸在纳米和微米范围内。此外,使用 Eu 3+ 、Tb 3+ 和混合物获得了具有红色、绿色甚至黄色发射的发光三叶草。最后,利用具有发光 Eu/PTA 和 Tb/PTA 配位纳米颗粒的完整三叶草对水中 Cu 2+ 进行原位检测。将功能性镧系元素配位纳米颗粒整合到活植物中是纳米仿生学的一项有前途的创新,可以为先进传感器和其他应用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