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新材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日期: 2019-02-01
浏览次数: 64

  来源:控制工程网

  智能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奇点将至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钢铁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出现,开启了工业1.0时代,即由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而进入机械化时代;随着电磁、导电、绝缘材料的出现,电及电机的发明开启了工业2.0电气化及初级自动化时代,这标志着机器代替部分人的体力劳动;由电子管、半导体等材料的出现,导致发明晶体管、通讯技术、计算机等,以至于硅基材料的出现发明了集成电路,由此诞生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网等,进入工业3.0信息化(即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而大数据、超级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则开启了工业4.0智能化时代。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超级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装备,是感知、学习、存储、运算、决策等的载体,这些智能装备的制造,必须要有更新型的材料支持。例如纳米材料、稀土材料、覆合材料、定制有机材料及多元合金,甚至单原子、单晶的金属丝,单原子的石墨烯等;同时需要提升新的制备工艺及方法,如PVD、CVD、PCVD、磁控溅射、元素共渗、辐照、金属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新型的电镀、涂装、热喷涂、冷喷涂、转化膜等工艺技术和加工方法层出不穷地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材料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工业向4.0时代发展。

  极端制造:功能性新型材料不可或缺

  最近,笔者发表了一篇名为《极端制造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文章,这是应邀参加“中铁高新工业川藏铁路极端制造装备研制誓师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稿,其中阐明:极端装备是指“极大或极小的极端尺度范围内,面向极端任务,工作于极端环境运行的技术装备”;“川藏铁路施工需要的,适应极端气候条件、高山、高海拔、深峡谷、高寒、冻土层及最复杂的横断山脉地质条件的桥梁装备、掘进装备、高寒高原凿岩、湿喷台车等特种装备等”,“扩大到其他领域,包括‘深空’‘深海’‘深地’‘极寒’‘超高速’‘超高精度’等的一批极端装备。”这些装备都需要特种新型材料及特种新型的表面工程涂层技术,以抵抗高温、低温、高湿、辐射及各种射线、高速、高压、摩擦、高强度,并需要极轻量化等装备,保证在极苛刻的环境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作为表面工程领域的工作者,要扩大眼界,扩大服务领域,积极研发新材料,发明新工艺,为极端装备制造,发展军民两用的装备及器具作出不可或缺的新贡献。

  自组定制:自感知表面工程谜之猜想

  近日读到《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8年第5期刊载一篇由刘仁志撰写的“自组装与表面处理技术”,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文中指明了表面工程技术发展方向之一。

  读罢该文,收获不小。过去笔者只知道汽车喷涂涂层在轻微划伤时,可以有“自修复”功能。另外,按照常理,只有人体有机细胞构成的皮屑有自修复功能。奇怪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也可能有“自修复”功能!这很值得有机化学专家及材料学教授们深入研究其“机理”,有可能对表面工程技术产生颠覆性的革命。

  由此联想起10年前,温州的一位老朋友给我配的一副能变色的有机玻璃眼镜,估计在有机玻璃中就加入了某些可变色透明的物质,当阳光直射时,激发这些物质元素结构变化,致其能量不同,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暗色,既轻巧,又可保护眼睛,这不就是符合有机物的“自修复”或“自适应”的性能吗?笔者是学“机械”的,说不清楚其机理,这涉及有机分子学、材料学。人也是由有机物构成的,经过长期发展,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植物发展到动物,从单细胞生物发展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级软体动物发展到高等灵长类动物,最后出现了“智人”及“人”。这是生物经过“达尔文”进化演变,发生多次质的飞跃而形成的。人类的DNA、ANA也是由地球上的元素形成有机物构成的。

  “人工智能”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记忆、自思考、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特征。而“自修复”材料也可能有某种外因刺激,由“自感知”造成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变化,而自修复并达到“自适应”的目的,这仅是笔者的猜测与“科幻”而已,但科幻也是基于一定科学常识演化而来,虽不能登学术的“大雅之堂”,却对推动创新思维是有启发作用的。

  另外,前不久笔者到武汉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启示颇多。曾与公司董事长宋文超讨论过新材料的“定制化”问题,有机化合物按分子量区分,分高分子、中分子、小分子,其中很多结构是C与H的单键或共键结合,或-OH基及其他元素键合而形成。具有不同性能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材料,却可以采用人工合成法制备,为了适应某些极端环境或工况的需要,能否定制具有某种特性的新型材料呢?包括自修复材料,或随环境变化或工况变化而使其材料特性有所变化呢?从而自适应某些工况的要求,这是笔者的一种幻想吧!或算是一种预测吧!科学进步需要有一些幻想,与空想不同之点,在于“幻想”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已。

  未来展望:无愧于工业新时代的到来

  “定制化+自组装”的新材料,是表面工程技术在工业4.0时代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再者,新材料的表面工程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是推动表面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三驾马车。

  这些带有幻想性的观点,希望引起表面工程界的讨论,即我们在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表面工程行业的同仁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无愧于工业4.0时代的到来!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5 - 01
    点击次数: 12
    上海市稀土协会恭祝广大劳动者五一劳动节快乐!
  • 2025 - 05 - 01
    点击次数: 18
    上海市稀土协会恭祝广大劳动者五一劳动节快乐!
  • 2025 - 04 - 30
    点击次数: 26
    2025年4月3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长杨为民,在上海石化院热情接待了联盟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所所长郭杨龙等一行人员并座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郭杨龙秘书长首先就催化联盟去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今年的工作方向作了汇报,包括召开理事会布置相关工作,编写催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在工博会新材料展上召开新品发布会等,今年将继续围...
  • 2025 - 04 - 30
    点击次数: 28
    2025年4月3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理事长杨为民,在上海石化院热情接待了联盟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所所长郭杨龙等一行人员并座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郭杨龙秘书长首先就催化联盟去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今年的工作方向作了汇报,包括召开理事会布置相关工作,编写催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在工博会新材料展上召开新品发布会等,今年将继续围...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