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利用稀土材料研制温度传感器 中国计量大学相关科研获进展

日期: 2019-07-11
浏览次数: 66

  来源:浙江科技新闻网

  浙江在线7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 通讯员 王楠)作为在军事、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多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矿物资源,稀土被大多数国家定义为“战略物资”。如何利用好稀土,不断拓展稀土应用领域,近年来科研人员做了不少研究。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国计量大学赵士龙团队围绕温度传感器用稀土掺杂氧氟微晶玻璃光纤做了深入研究。据悉,该课题于今年4月正式结题,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赵士龙介绍,目前人们已经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温度传感器,如传统的热电偶、热电阻及辐射温度计等,但这些温度传感器大多只能在传统的场合应用。由于温度测量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对温度检测的创新、研究和发展一直在进行,常规的温度传感器已不能满足许多领域的要求,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相比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可靠性高、绝缘性好、抗电磁干扰、重复性好、响应速度快、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新型温度传感器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赵士龙说,其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如大电流、高磁场、易燃易爆、易腐蚀等中进行温度测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赵士龙团队的项目中,科研团队基于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某些金属离子,特别是稀土离子在不同基质中的发光,通过建立金属离子在基质中的荧光参数与温度的关系,从而得到待测物质的温度的特点开展研究。

  “通过对氧氟微晶玻璃组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得到了高度透明稀土掺杂氧氟微晶玻璃,并系统地分析了玻璃的组分对玻璃网络结构、物化性能等温度传感灵敏度的影响规律。”赵士龙说,本项目研制的稀土掺杂氧氟微晶玻璃光纤基质材料,可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光纤,开发高精度的光纤温度传感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储备。该项目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3 篇,其中TOP 期刊论文5 篇,授权国家专利3 项,培养研究生5名。在项目执行期间,赵士龙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7 - 16
    点击次数: 13
    来源:X-MOL在“双碳”背景下,非CO2温室气体减排同样至关重要。本研究创新性地在450 °C下将CH4和N2O协同转化为合成气(CO和H2),提出了一种高效的N2O-甲烷干重整路径(N2O-DRM)。通过构建Gd2O3负载Ir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高效转化(N2O转化率99.3%,CH4转化率48.2%),同时抑制了产物的过度氧化。机理研究表明,稀土氧化钆通过缓释氧物种促进CO的选择性...
  • 2025 - 07 - 16
    点击次数: 13
    来源: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走进施工现场,机声隆隆、热潮涌动,大型机械高效运转,施工人员干劲十足,标志着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迈入新的建设阶段。据悉,二期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转型萃取B车间、中重稀土萃取车间及后处理B车间等,项目将延续一期工程在施工组织、质量管理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在建设结构上保持整体一致,并...
  • 2025 - 07 - 15
    点击次数: 24
    来源:X-MOL离子稀土净化渣油 (PR) 来源于离子稀土矿石的精炼,主要由稀土元素 (REE)、铝 (Al) 和硅 (Si) 组成。这是一种可回收的次要资源。由于它被归类为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LLW),因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认识到 PR 的独特特性,本文描述了一种通过包括碱消解、盐酸浸出、唯一萃取剂富集和分离在内的多步骤过程回收和富集铝、稀土、铀 (U) 和钍 (Th) 的高效工艺。在...
  • 2025 - 07 - 15
    点击次数: 24
    来源:X-MOL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稀土精矿碱分解过程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碱性体系的优势。稀土精矿的单碱介质分解解决了传统酸基方法的缺点,特别是它们容易排放有害气体。双碱性介质工艺有助于氟 (F) 和磷 (P) 等相关元素的回收和高价值使用。酸碱联合工艺融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能够在较低温度下提取稀土,显著减少...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