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家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日期:
2022-01-28
浏览次数:
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太赫兹团队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探测,对纳秒脉冲的探测灵敏度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将为我国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探测工具,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发表。
太赫兹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祁峰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光与分子之间的共振现象可大幅度提高光谱测量的信噪比,进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有效识别。因此,中红外探测技术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物性分析等科学探索,以及环保、化工行业、医学诊断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红外探测主要采用热探测和光电探测两种直接探测手段,现有性能已难以满足科学家们对微量物质的精准检测的需求,探测灵敏度已成为中红外系统的瓶颈问题。
祁峰团队提出了基于激光频率变换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将弱中红外信号高效率地转换为近红外信号,该近红外光携带了中红外光的信息且易于探测,通过这种间接探测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中红外信号的探测灵敏度。
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目前可达到的探测灵敏度优于碲镉汞探测器100倍,实现了飞焦级纳秒脉冲的有效探测,系统的动态范围超过110分贝,在宽频范围内的均匀响应,可达到1.4个倍频程。祁峰说,“上述两指标均优于传统的直接探测系统。”
太赫兹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史泽林说,“我们始终面向实际需求开展光电探测研究问题,探测新机理和新方法,攻克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这项高灵敏度中红外探测研究就比较典型,如果灵敏度取得数量级的提升,就可能给生物、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带来新的科学研究手段,让原来办不到的事情变得可能。”
上一篇:
2.4公里!激光稳定传输距离创新纪录 有助验证相对论等物理学理论
下一篇:
中国核聚变更进一步 永磁体仿星器重大突破
Hot News
/
相关推荐
类脑忆阻器基人工智能应用获进展
2022
-
05
-
20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科学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忆阻器因其“存算一体”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探索,铁电忆阻器因其优异的极化可控、多值存储和在神经计算领域的应用潜力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其中,由于铁电材料的技术需求和无铅无毒的环境要求,钛酸钡(BaTiO3)成为了铁电钙钛矿氧化物铅基材料的最佳替代品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铁电材料生长在单晶衬底上,复杂氧化物材料的硅兼容性不足阻碍了其与当前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ore
“钇”步到位 精准制导杀灭癌细胞
2022
-
05
-
20
点击次数:
0
来源:新浪科技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金凤 通讯员程守勤 刘敏 杨阳)近日,两例钇90树脂微球技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精准介入手术分别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展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副主任朱海东副主任医师介绍,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38万人,其中半数存在肝转移,若不接受治疗生存期不足7个月。“肝转移是目前引起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很好地处理结直肠癌肝脏...
More
东北大学:具有高强度和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合金!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1
原创 材料学网导读:高强度的Mg-Ca和/或Mg-Ce基合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些镁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前很少被研究。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Mg-0.8Ca-0.7Mn-0.2Ce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下退火6h后,该合金的屈服强度仍能保持在~322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既具有超高强度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变形合金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
More
超薄燃料电池利用人体自身糖分发电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来源: 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近...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