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中国科学家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日期: 2022-01-28
浏览次数: 1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太赫兹团队在红外探测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探测,对纳秒脉冲的探测灵敏度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将为我国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探测工具,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发表。
太赫兹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祁峰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中红外光与分子之间的共振现象可大幅度提高光谱测量的信噪比,进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有效识别。因此,中红外探测技术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物性分析等科学探索,以及环保、化工行业、医学诊断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红外探测主要采用热探测和光电探测两种直接探测手段,现有性能已难以满足科学家们对微量物质的精准检测的需求,探测灵敏度已成为中红外系统的瓶颈问题。
祁峰团队提出了基于激光频率变换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将弱中红外信号高效率地转换为近红外信号,该近红外光携带了中红外光的信息且易于探测,通过这种间接探测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中红外信号的探测灵敏度。
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目前可达到的探测灵敏度优于碲镉汞探测器100倍,实现了飞焦级纳秒脉冲的有效探测,系统的动态范围超过110分贝,在宽频范围内的均匀响应,可达到1.4个倍频程。祁峰说,“上述两指标均优于传统的直接探测系统。”
太赫兹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史泽林说,“我们始终面向实际需求开展光电探测研究问题,探测新机理和新方法,攻克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这项高灵敏度中红外探测研究就比较典型,如果灵敏度取得数量级的提升,就可能给生物、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带来新的科学研究手段,让原来办不到的事情变得可能。”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7 - 15
    点击次数: 7
    来源:X-MOL离子稀土净化渣油 (PR) 来源于离子稀土矿石的精炼,主要由稀土元素 (REE)、铝 (Al) 和硅 (Si) 组成。这是一种可回收的次要资源。由于它被归类为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LLW),因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认识到 PR 的独特特性,本文描述了一种通过包括碱消解、盐酸浸出、唯一萃取剂富集和分离在内的多步骤过程回收和富集铝、稀土、铀 (U) 和钍 (Th) 的高效工艺。在...
  • 2025 - 07 - 15
    点击次数: 8
    来源:X-MOL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稀土精矿碱分解过程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各种碱性体系的优势。稀土精矿的单碱介质分解解决了传统酸基方法的缺点,特别是它们容易排放有害气体。双碱性介质工艺有助于氟 (F) 和磷 (P) 等相关元素的回收和高价值使用。酸碱联合工艺融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能够在较低温度下提取稀土,显著减少...
  • 2025 - 07 - 14
    点击次数: 32
    来源:X-MOL生物浸出为从离子稀土矿石中提取中重稀土元素 (REE) 提供了一种绿色替代方案。然而,在所得渗滤液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络合形式存在,使其回收具有挑战性。在本研究中,通过共沉淀对生物质废弃物(蟹壳)进行改性,将磁性 Fe3O4 附着在其表面,形成磁性 CS 生物吸附剂。这种生物吸附剂能够富集稀土元素,并且可以使用磁铁从浸出液中去除。研究了 pH 值和初始稀土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
  • 2025 - 07 - 14
    点击次数: 29
    来源:X-MOL稀土元素 (REE) 具有独特的磁性、光学和催化特性,在现代技术中不可或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传统上,采用硫酸铵法提取稀土元素,造成氨氮污染。由于环保,生物浸出法在高效提取 REE 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关于各种微生物代谢物浸出 REE 的作用的研究较少。然而,有必要找到有效的关键代谢物来调节关键代谢途径。在本研究中,选择黑曲霉、嗜青霉、烟曲...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