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循环聚酯塑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
2022-12-02
浏览次数:
15
研究成果以“基于简单偕二烷基取代戊内酯的可循环聚合物平台(A circular polyester platform based on simple gem-disubstituted valerolactones)”为题,于2022年11月8日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74017)等资助下,大连理工大学徐铁齐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Eugene Y.-X. Chen教授在可循环类聚烯烃聚酯塑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简单偕二烷基取代戊内酯的可循环聚合物平台(A circular polyester platform based on simple gem-disubstituted valerolactones)”为题,于2022年11月8日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2-01077-x。基于碳-碳键主链的聚烯烃类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碳-碳键和碳-氢键的相对化学惰性,该类塑料很难在自然环境中消融,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设计和开发本身具有化学回收性可闭环使用的聚合物有望从源头阻止白色污染,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因而成为近年来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闭环聚合物材料的开发需要兼顾聚合物的可聚合性、循环回收性和各项物理性能等多种要求,设计和开发新型单体并用于构建性能优异的可循环聚合物是其中最关键一环。大连理工大学徐铁齐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以商业化的生物基δ-戊内酯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偕二烷基取代策略,发展了基于六元环酯衍生物单体的闭环聚酯平台,开发出一类具有优异物理性能的新一代可循环类聚烯烃聚酯塑料(图)。在本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偕二烷基取代的戊内酯单体可在室温下经镧配合物等催化体系实现可控开环聚合,并且其聚合上限温度明显低于δ-戊内酯,表明其所形成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解聚性。通过对解聚反应条件的优化,该团队发现该类聚酯经氯化锌催化可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100%解聚为单体。值得指出的是,经解聚回收的单体无需纯化即可重新用于聚合反应再次合成相同的聚合物,从而实现“ 单体-聚合物-单体”的闭合循环。该团队还发现改变烷基取代基的链长可有效调控聚酯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包括聚合物的结晶性、熔融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延展性和韧性等。此外,基于二乙基和二丙基取代的聚酯材料还展现出了优异的阻隔性能,其氧气渗透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均可媲美商品化的低密度聚乙烯,因而有望在包装等应用领域实现替代。该研究成果为开发具有内在化学回收性的闭环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有望加速高性能可循环类聚烯烃聚酯塑料的开发进程,推动可循环聚合物的实际应用。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121
2025年7月10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第三届第九次理事会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吴建思主持,理事会出席人数符合章程规定要求,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协会换届工作进展和情况说明,并宣读了市工经联党委对换届主要负责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会议强调,换届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和协会章程规定,遵循民主办会原则,保障全体会员充分行...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164
2025年7月10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第三届第九次理事会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吴建思主持,理事会出席人数符合章程规定要求,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协会换届工作进展和情况说明,并宣读了市工经联党委对换届主要负责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会议强调,换届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和协会章程规定,遵循民主办会原则,保障全体会员充分行...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48
来源:X-MOL离子吸附稀土矿石 (IAREO) 是中重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硫酸镁 (MgSO4) 原位浸出广泛用于 IAREO 的开采。然而,稀土 (RE) 在浸出过程中可能会重新吸附在贫矿层中,导致稀土浸出率下降,浸出剂消耗量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在本工作中,探究了使用 MgSO4 对 IAREO 进行塔浸过程中稀土和铝 (Al) 在贫矿层中的浸出行为以及发生转变。结果表明,在贫矿石存在下,RE...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53
来源:X-MOL通过沉淀中和和浓缩稀土去除铝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离子稀土浸出液处理工业方法。采用镁-钙碱性化合物作为 pH 调节剂具有成本低和钙-镁闭环回收等优点。然而,这个过程的稀土损失超过 8%,获得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的杂质含量(镁和硫酸盐)均超过 15 wt%。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从镁盐基离子稀土浸出液中选择性分离和逐步回收稀土和铝的新工艺。首先,采用镁/钙碱性化合物逐步共沉淀稀土和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