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II-VI宣布940 nm VCSEL泛光照明器模块可用于汽车内应用

日期: 2022-04-12
浏览次数: 4

来源:OFweek激光网


近日,行业领先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组件制造商——II-VI公司宣布,其94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泛光照明模块已符合汽车电子委员会AEC-Q102质量标准,适用于汽车车内应用。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交通安全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建议或要求在车辆中安装驾驶员和占用者监控系统,这推动了对下一代2D和3D红外摄像机的需求。据介绍,与现有驱动监控系统中使用的红外LED相比,II-VI公司的新型VCSEL泛光照明模块能够在更窄的光谱宽度下发射出更高的光功率,从而大幅提高了2D成像性能。

此外,II-VI的泛光照明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可以调制到大于100兆赫兹的频率,使其成为驾驶员和占用监控系统的高分辨率3D飞行时间摄像机的理想光源。

“我们新的VCSEL全光照明模块满足汽车应用的严格质量要求,并通过VCSEL芯片、光电二极管和漫射光学的垂直集成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巨大的价值,”II-VI光电器件和模块事业部高级副总裁Julie Sheridan Eng博士表示,“我们还利用自己的6英寸砷化镓半导体激光技术平台来实现规模经济。”

II-VI的VCSEL和泛光模块实现了非常高的功率转换效率,可用于表面安装封装,集成了窄(60°× 45°)或宽(140°×110°)视场的漫射光学。模块工作在-40℃~ 105℃的宽温度范围内。

II-VI用于传感的广泛产品组合包括带有一个或上百个元素的红外VCSEL芯片。II-VI还提供薄膜滤光片和衍射光学元件(DOEs),包括透镜、微透镜阵列、扩散器和分裂器,这些都是为大批量应用而在晶圆规模生产的。

除了上述这款产品外,近期II-VI还推出包括其先进的L60激光工具,用于超硬材料精密成型复杂型材,包括多晶金刚石(PCD)、多晶金刚石致密片(PDC)、合成金刚石和反应结合陶瓷。允许II-VI利用新兴的工业应用。

据Emergen Research的一份报告,2020年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为75.8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达到127.4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6.7%。2020年,亚太地区的半导体激光器市场占据了可观的收入份额。随着工业化和制造业的发展,这一地区的市场正在增长。

半导体激光器在3D传感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是推动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更高效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二极管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潜力,并且它们已经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和设备和设备。其中,边缘发射激光器(EELs)和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是目前应用于三维传感的主流半导体激光技术。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4
    来源: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稀土钴基磁性材料 (RCM) 自 1960 年代末被发现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应用,与钕铁硼材料相比,它们在高温下表现出不可替代的性能。近年来,对 RCM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高温下作的高矫顽力。通过将轻稀土和重稀土混合在一起,可以增强这些材料的磁性,同时降低成本。通过熔融快速淬火...
  • 2025 - 05 - 13
    点击次数: 4
    来源:ScienceDirect质子交换膜水电解 (PEMWE) 为生产“绿色”氢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这是“净零”电力最有前途的能源载体。近年来,Ru 基催化剂因其较高的本征活性和与 Ir 基催化剂相比相对较低的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稳定性差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超细的“半结晶”Y 掺杂 RuO2由于离子半径和价不匹配,在 PEMWE 中表现出异常活跃和稳定的性能,1 A c...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70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全无机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宽带自陷激子(STE)发射,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全无机双钙钛矿材料呈现单一波长的STE发光特征,且发射峰位主要局限于可见光区域。尽管该领域在材料设计和发光调控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现有体系难以同时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STE发射,导致此类材料的发光范围受限,严重制约其在广色域显示、动态多级防伪编码、可调谐多谱段LE...
  • 2025 - 05 - 12
    点击次数: 65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相对其低掺体系具有更强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在单颗粒示踪、超分辨成像、微纳光学等前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浓度猝灭的影响,稀土高掺纳米晶普遍存在上转换发光效率较低的瓶颈。能量迁移和交叉弛豫是引起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但哪种机制占主导地位目前尚存争议。对稀土高掺上转换纳米晶开展基础发光物理研究,并揭示浓度猝灭的物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上转换发光机理、开发...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