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兼具长余辉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特性的变色硅锗氧化物

日期: 2022-08-22
浏览次数: 36
来源:x-mol


有机可变色磷光分子凭借其灵活的分子设计和不含有毒重金属元素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为光学防伪及加密新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已知的有机变色磷光分子对温度、湿度以及水氧较为敏感,其分子结构在日常的使用条件下会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失去特定的光学响应,相比于有机磷光材料,无机可变色磷光体由于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而更具备实际应用的条件。一些已经报道的无机磷光体(如掺杂稀土金属的无机材料和无机胶体量子点等)已经展现出了荧光发射波长可调的性质,并且同样受激发波长、激发功率和温度等控制,然而目前为止,同时具有对湿度和高温良好稳定性的无机可变色磷光体还鲜有报道。
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杨振宇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类同时具有室温长余辉磷光和高温下热激活延迟荧光特性的可控多彩显示硅锗氧化物(GSO)。通过受控的有机硅氧烷和有机锗氧烷的共水解过程及后续的高温烧结反应,制备得到具有硅锗发光中心均匀分散的无定形锗硅氧化物,其发光中心选择可以通过组分、浓度和激发波长进行调节(图1)。此外,通过不同发光中心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有效增强GSO中室温磷光发射特性,并以此建立基于常温和高温两种不同的能量转移通道,从而实现材料室温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的动态切换。
光学测试表明,在室温及低温条件下(≤ 300 K),通过改变激发光波长可以实现GSO在短寿命(~ 100 μs)的紫光发射和长寿命(~ 0.6 s)的黄光发射之间通过激发波长的变化进行自由切换。这两种发射模式相对独立,无论是在激发还是发射区域都具有极小的重叠部分,这使得材料发光模式的变化很容易被人眼识别并加以区分。
得益于硅发光中心和锗缺陷态间高效的能量转移,在大于300 K的温度条件下,GSO还体现出显著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特性(图4)。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渐上升,位于433 nm蓝紫光区域附近的蓝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同时,原本在室温中作为主要发射的在525 nm和570 nm区域的黄绿光发射峰发射强度显著减弱。在380 K下其在蓝紫光区域磷光寿命可达0.6 s,这类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特性可在573 K的高温下在空气氛围中稳定存在。
基于以上测试得知,该材料具可以通过对其激发波长、激发开关以及外界温度的调整实现多维度的发射可调性。针对这些特点,该研究进一步利用GSO用于几种光学防伪及加密场景,取得较好结果。
相关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中山大学博士生陈槐和多伦多大学魏明扬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和中山大学杨振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3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4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5年第1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3
    来源:X-MOL吡啶作为最重要的氮杂芳环化合物之一,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发展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吡啶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吡啶与烯烃的直接烷基化反应是构建烷基化吡啶的高效策略,可避免传统多步合成的局限性。目前该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端烯(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等),而对内烯的研究相对较少。最近,上海有机所的施世良课题组通过Ni-Al协同催化体系并...
  • 2025 - 06 - 30
    点击次数: 12
    来源:X-MOL监测水系统中的农药残留和镧系金属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此,我们通过界面工程精确设计了一种基于 Mn-粘土的复合纳米酶,并首次使用原位 ATR-FTIR 光谱和质谱评估了草甘膦 (Glyp) 的界面构型对漆酶样活性的影响。DFT 计算表明,膦酸盐基团与 Mn - Mn 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多种配置的内球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具有定制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能力。Ce3 + 作为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