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储氢蓝图 未来“氢”“稀”可见——稀土院加快储氢材料攻关掠影
日期:
2022-10-13
浏览次数:
36
在稀土院储氢中试车间顶棚上,摆放着一排排光伏发电太阳能板,是单纯推广、使用绿色能源,还是科研人员又在搞什么新花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稀土院寻找答案。众所周知,光伏/风力发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可控性差、地域限制和无法储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近年来,科学家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和储能载体,氢能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氢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二次清洁能源,可应用于能源、交通、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如果在风能、太阳能富裕时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氢能形态储存起来,需要时再转移、释放,这样的绿色“能源银行”既能解决能源浪费,还能发挥出1+1>2的环保效应。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但由于氢通常以气态存在,易燃、易爆、易扩散,对存储和运输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寻求安全、高效的储氢方法或材料,成为发展氢能产业的关键。固态储氢相较于高压气态、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是未来高密度安全储存利用氢能的发展方向。稀土院已在储氢领域已默默耕耘了40余年,从最初的电化学储能研究方向,到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稀土院已获授权国际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包钢储氢产业的未来“氢”“稀”可见。稀土储氢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吸放氢气,且体积储氢密度高,使用更加安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2021年7月,由稀土院牵头的“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立项。项目围绕“科技兴蒙”支持的重点领域——稀土、氢能、储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将实现通过应用稀土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利用氢能及储能产业技术转化消纳风能、太阳能,满足国家发展风力、光伏电能的“削峰填谷”储能需求,同时实现系统热电一体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如何解决风、光、氢、电、热互补且高效稳定运行是项目的关键。经过前期理论、实验验证,稀土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打通技术关卡。今年春季,稀土院在储氢中试车间安装了60千瓦光伏发电太阳能板。稀土院储氢材料组长李宝犬说:“项目联试还没完成,就已经有能源公司找上门来想要开展合作,项目前景超出我们的预料。”项目组计划在11月初对其余设备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李宝犬对联试工作期待且自信,他说:“我们这项科研成果可以多种‘变形’,能以‘技术包’的形式应用在氢能产业的多个环节,产品既可以是储氢技术,也可以是氢燃料或镍氢动力电池等产品,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而且环保价值突出,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国际低碳发展的大趋势。”目前白云鄂博丰富的轻稀土资源中,镨、钕元素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热捧,而伴生的镧、铈元素相对过剩。如何让多种稀土元素协同发展,这不仅仅是白云鄂博矿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稀土全行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途中必须攻克的难关。在今年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专家提出要加强稀土资源综合平衡利用研究,加大镧、铈利用和中重稀土开发利用的力度,这与稀土院储氢材料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目前稀土院储氢材料研究主要以镧、铈等轻稀土元素为主要原料,“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了2022年自治区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势必将加快稀土院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抢占发展主动权,并为我国提升稀土资源经济价值和战略优势再加码、再升级。志在千里,未来可期。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蓝图已绘就,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稀土储氢材料被寄予厚望,如何实现氢能产业与稀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完善我国能源结构,并在新赛道上再现稀土行业龙头企业的科研实力,稀土院将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5
-
09
点击次数:
2
2025年5月9日上午,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上海)和上海海关风险防控分局领导到上海市稀土协会开展调研交流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稀土产业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海关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提供依据。协会部分会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吴建思秘书长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参会人员,协会副会长,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晓雷代表协会致欢迎辞,对海关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本...
2025
-
05
-
09
点击次数:
6
2025年5月9日上午,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上海)和上海海关风险防控分局领导到上海市稀土协会开展调研交流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稀土产业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海关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提供依据。协会部分会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吴建思秘书长主持会议并介绍了参会人员,协会副会长,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晓雷代表协会致欢迎辞,对海关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本...
2025
-
05
-
09
点击次数:
6
来源: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基于磁热效应的磁制冷技术因其环境友好,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磁制冷材料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主要表现在大磁熵变峰值和大的制冷能力难以同时兼顾。由于磁热效应通常伴随着磁结构的变化,所以解决此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具有多重磁相变的磁制冷材料,其在保证大磁热效应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宽制冷温区从而增加制冷能力。因此厘清这...
2025
-
05
-
09
点击次数:
5
来源: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随着“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效率已成为关键问题。通过高级隔热材料减少热传递是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全球总能耗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和太阳能集中领域,绝缘材料可用于节省能源并保护绝缘物体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理想的保温材料应具备低密度、低导热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