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日期: 2023-02-06
浏览次数: 5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作者中科院上硅所

电动汽车和3C电子产品续航能力的提升取决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决定器件能量密度的核心关键。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如钴酸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是被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然而,该类材料的实际容量仅为理论容量的50% - 65%,核心瓶颈在于上限电压低(4.2 V)无法完全释放其储能潜力。通过提升层状氧化物正极的上限电压以实现材料比容量的提升是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高电压下层状氧化物正极面临晶体结构破坏、电解液过度分解、晶格氧氧化析出和过渡金属溶解等问题,可导致电池性能快速衰减甚至产生燃爆等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研究团队针对高电压下层状氧化物正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表界面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不足等问题,发展出了浅表层梯度掺杂和可控表界面均匀包覆等策略,实现了高电压下层状氧化物正极的高循环稳定、高比容量、高倍率和优异低温性能,取得系列进展,支撑了融合高比能电池器件性能实现突破。

 

相关文章链接:

Nat. Energy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2-01179-3); ACS Energy Lett. 202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2c02434); Chem. Eng. J. 2022.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522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02818); Dalton Trans. 2022. (https://doi.org/10.1039/D2DT01296K)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改性高镍三元正极的制备、形貌与电化学性能

 

针对高镍三元多晶正极高电压稳定性问题,该研究团队从中国传统瓷器艺术品裂纹釉中获得灵感,通过有机氟酸与植酸处理并结合高温煅烧制备出高稳定过渡金属氟化物和耐高压橄榄石型过渡金属磷酸盐在一次/二次颗粒界面均匀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显著抑制材料晶间裂纹生长、提升高电压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改性钴酸锂正极的微结构示意图与低温电化学性能

 针对钴酸锂正极高压和低温性能差的问题,该团队通过一种新颖且简便的软化学法制备了浅表层Zr掺杂和表面非晶磷酸锆/磷酸锆锂表面均匀包覆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得益于较高的界面相容性和更小的电压极化,改性材料在‒25 ºC4.6 V上限电压下表现出高可逆比容量(最高达常温容量的95%)、优异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性能(5C),并深入研究了低温下正极表面和体相的演化机理。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渗镧”工艺示意图及“渗镧”LiCoO2的微结构表征

 针对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高电压下发生固相晶格氧氧化析出导致结构崩坏问题,该团队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离子交换反应实现正极表面钝化的“渗镧”策略,在正极材料表面引入了数纳米厚、均匀且晶格相干的应变钙钛矿重构层,在高电压下可实现高价态氧在其氧空位中的可逆存储,从而显著提升了层状氧化物正极在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渗镧”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以钴酸锂商用正极材料为例,通过“渗镧”方法处理后,软包全电池在4.5 V电压下循环500周,容量保持率达84.4%,而同型号商用材料循环300周后容量保持率已降至50%以下。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电压层状正极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渗镧”LiCoO2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及首次充电过程中的产气表征

 此外,“渗镧”制备方法还具有优异的普适性,简单优化后即可实现高电压钴酸锂、高镍三元、无钴富锂锰基等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制备,破解了部分正极材料难以产业化的长期难题,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可大幅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上述工作主要由上海硅酸盐所董武杰博士与黄富强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的支持。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杂质元素极低的超高纯度 La2O3(≥6 N,99.9999%)广泛应用于先进的光学和电气领域,通常需要复杂的纯化过程。本研究制备了一种膦酸功能树脂(HEHEHP + TBP)/SiO2-P,用于在硝酸介质中有效去除 La 中稀土杂质、Fe、Th 和 U 等关键杂质元素。间歇实验表明,在 pH ≥ 2 的 HNO3 溶液中,该树脂对杂质离子的去除效率大于 97%。轻稀土间最优分离因...
  •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的开发对于解决关键应用中的供应链脆弱性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面的机器学习框架,用于加速使用轻稀土元素设计可持续的 Nd-Fe-B 永磁体的设计。通过模型训练、评估、筛选和优化的系统过程,XGBoost 与粒子群优化相结合的模型成为最佳模型,实现了对实验样品的卓越剩磁预测精度 98%。Ce 富集的 Nd-Fe-B 永磁体,具有高丰度的稀土元素,表现出 12.7 ...
  • 2025 - 11 - 14
    点击次数: 0
    来源:X-MOL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REE)矿床已成为全球稀土的主要来源地,广泛开发于华南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西、广西、广东和云南省。这些稀土元素沉积物的形成与其母岩(主要是花岗岩)风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为阐明风化剖面母岩对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成因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广东省南雄县楠木矿区母花岗岩特征与其风化剖面的关系。锆石和磷灰石的U-Pb年代学表明,母岩是一块形成约225马的印支二长花岗岩,为风...
  • 2025 - 11 - 12
    点击次数: 34
    来源:X-MOL硅氮杂环化合物被应用于偶联试剂、表面功能化试剂、分子显像剂以及新药开发等多个领域。如何选择性构建Si-C键和Si-N键的是合成环状氮硅烷的关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到目前为止,催化合成该类杂环的方法非常少见。近年来,南开大学崔春明(点击查看介绍)/李建峰(点击查看介绍)团队利用烯基-二胺稀土催化体系发展了系列高效的选择性硅氢化反应 (J. Am. Chem. Soc. 2021, 1...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