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上海交大李万万研究员团队在超宽带响应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 2023-02-21
浏览次数: 48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张江高等研究院李万万研究员团队的“Ultra-wideband-responsive photon conversion through co-sensitization in lanthanide nanocrystals” 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利用多离子共敏化策略实现镧系纳米晶的紫外至近红外超宽带响应光子转换的策略。

镧系纳米晶是一类在生物医学、光学传感、信息存储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发光材料。然而,由于镧系离子本征的宇称禁戒4f-4f电子跃迁,其摩尔吸收系数比半导体纳米晶或有机染料低四至五个数量级,且呈现线状吸收。因此,需要特定波长的高能激光器才能实现材料泵浦,限制了这类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敏化已被证明可高效调控镧系发光材料的光子吸收和转换,包括镧系离子敏化、过渡金属敏化、半导体基质敏化、染料敏化、及多组分纳米结构敏化。受此启发,该研究提出一种多离子共敏化策略,以期实现材料的超宽带吸收和光子转换调控。经过对镧系离子间能量传递的匹配筛选,该研究采用Ho3+和Nd3+作为共敏化剂(S),采用Yb3+作为能量传递介质(M),采用多个镧系离子(Er3+、Ho3+、Pr3+、Tm3+)作为激活剂(A),构建了从S—M—A的定向能量传递路径,实现了从多个敏化剂到激活剂的定向能量输运。

与传统镧系纳米晶非对称核壳结构不同,该研究设计了一个对称的五层核壳纳米结构来组织上述三个不同的光学功能组件(图1):(1) 活化剂A层被放置于结构最中间;(2) 两个敏化剂S层分别放置于A层的左右两边,确保从S到A的最短能量传递距离,以及通过不同敏化剂空间分离避免交叉弛豫能量损耗;(3) 介质M被共掺杂在S和A层中;(4) 采用纯NaHoF4核心以补偿Ho3+相对于Nd3+较弱的吸收;(5) 最外层采用NaGdF4惰性壳避免能量外溢到周围猝灭剂。这一策略有望推广至设计合成更复杂稀土纳米晶材料。

上海交大李万万研究员团队在超宽带响应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具体来说,所制备的镧系纳米晶可有效响应紫外-近红外的泵浦光(350-1000 ?nm),并产生从蓝光-近红外光(450-1600 nm)的多向光子转换(图2)。利用该纳米晶的超宽带响应特性和强烈近红外发光特性,该研究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应用(图3):

(1) 白光激发的小鼠全身血管造影。采用普通白光LED作为泵浦源,在相近功率密度下,实现与近红外激光泵浦可比的血管造影效果,信噪比高达12.3。

(2) 多元信息加密解密。采用普通白光LED作为泵浦源,制备纳米晶安全墨水,喷墨打印机密信息,通过光致变色薄膜实现激发调控的多元信息加密与解密。

上海交大李万万研究员团队在超宽带响应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上海交大李万万研究员团队在超宽带响应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所开发的纳米晶可充当多功能的能量(波长)转换器,有望将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或其他激发能转换为近红外荧光用于实时高分辨成像,并为使用普通白光作为照明源的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开辟了可能的新途径。同时,这些研究结果展示了镧系发光的巨大可调性,并为纳米结构调控发光行为提供了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姜朝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万万研究员和于绪江助理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邱惠斌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的帮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17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205304)、国家转化医学设施(上海)转化医学研究基金(TMSK-2021-117)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510-3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11 - 10
    点击次数: 14
    来源:中国稀土网干勇、蒋成保、郑泉水、叶国安、李殿中、刘小钢等院士专家;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志辉;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波等出席活动。干勇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稀土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未来需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技术攻关,坚持绿色化智能化,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拓合作新空间,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更多新成...
  • 2025 - 11 - 07
    点击次数: 60
    来源:中国新闻网近日,北方招宝首批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试生产圆满完成。该项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重大突破,为后续投产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自项目启动以来,北方招宝建设团队围绕“高标准、高效率”目标,克服基建施工、设备安装等多重挑战,有序推进生产线布局、核心设备初步调试以及厂房内部公辅改造等工作,深度融合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坚持效能优化,为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试生产提供保障。技术...
  • 2025 - 11 - 06
    点击次数: 80
    来源:中国稀土网美国磁铁生产商Noveon Magnetics与韩国Kangwon Energy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韩国建设一座产能达到2000吨的稀土永磁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7年开始生产,为汽车制造商、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国防和电子制造商提供磁体材料。 去年10月,Noveon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莱纳斯签署了一项供应重稀土和轻稀土的协议。同时,根据一项多年协议,Noveon于7月开始向通用汽车...
  • 2025 - 11 - 05
    点击次数: 97
    来源:中国稀土网7-9月,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产量增长,并首次发运重稀土。7-9月,莱纳斯稀土氧化物总产量同比增长32%,季度增长24%,达到3993吨。镨钕产量总计2003吨,较上一季度的2080吨略有下降,但同比增长16%。莱纳斯继续提高镝和铽的产量。今年5月,公司首次生产镝,成为中国以外第一家重稀土生产商。今年7月至9月,莱纳斯生产了9吨重稀土,并与首批客户签订了合同,产品也发货给了客户。公司...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