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材料学院陈伟凡教授团队在光调控、光热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日期:
2024-03-25
浏览次数:
106
本网讯(物理与材料学院)近日,我校物理与材料学院陈伟凡教授、刘越副教授团队围绕自主研发的高近红外吸收铯钨青铜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热调控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不仅实现了光热界面蒸发器的水热传输平衡与能量利用最大化,为能质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还设计了一款全天候、高性能的可穿戴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提出了全新的可穿戴自供能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上,其中第一篇成果以南昌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第二篇成果南昌大学与苏州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和共同第一作者。该团队基于江西丰富的钨与稀土资源基础,专注于光功能材料与涂层的控制制备及其在节能环保领域应用的创新研究工作。2023年以来,该团队连续在化学、材料和能源领域的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mall, Small Methods, Applied Energy上发表有关玻璃隔热自清洁、热致相变、光热界面水蒸发、近红外反射、光催化等材料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在光调控、光热材料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特别是在节能玻璃用隔热防晒纳米功能材料与涂层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门窗、幕墙和既有建筑门窗玻璃的节能改造,为江西钨与稀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0398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7571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4
点击次数:
8
来源:X-MOL通过界面重构方法制备具有特殊榫卯结构的Cu/Zn(Ga)Ox催化剂,其结构特征为Cu纳米粒子嵌入到亚稳态Zn(Ga)Ox基底中,形成稳定的Zn-O-Cu+-Ov-Gaδ+界面位点。Cu/Zn(Ga)Ox催化剂在MSR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25 °C下实现了99.3%的甲醇转化率以及124.6 μmol s-1 gcat-1的氢气生成速率,且在400小时内显示出极...
2025
-
07
-
04
点击次数:
8
来源:X-MOL合金化是提高 Nd2Fe14B 磁性能的有效策略。然而,优先替代的潜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了解。在本研究中,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来研究稀土和过渡金属掺杂剂对 Nd2Fe14B 稳定性和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 Nd-site 掺杂,Dy、Sm、Pr 和 La 等稀土元素可以增强 Nd2Fe14B 的相稳定性,其位点偏好主要受稀土元素的体积效应控制。对于 Fe 位点掺杂,Ni、Co、...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22
来源:X-MOL高性能稀土永磁体需要同时优化 SmCo5 中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稳定性。虽然单元素掺杂可以增强特定的磁性能,但它往往无法协调多个性能指标,例如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来研究 12 种双元素掺杂构型,涉及在 SmCo5 中最佳 Co 晶格位点取代的 Mn、Fe、Ni 和 Cu。对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特性(包括取代能、电荷密度差...
2025
-
07
-
03
点击次数:
21
来源:X-MOL这项工作通过使用简单的 Er69Fe31 合金添加剂报道了重稀土元素 Er 对 Nd-Fe-B 磁体的影响,该添加剂比 Dy 和 Tb 元素便宜得多。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 Er69Fe31 添加量,在磁性能最小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了耐腐蚀性。主要原因是 Er 元素部分取代了主相晶粒边缘的 Nd 元素,形成了低 HA 的 (Er,Nd)2Fe14B 壳层,导致矫顽力降低。然而,耐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