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等发表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发光材料及应用综述
日期:
2024-08-15
浏览次数:
105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OIMnHs)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性、低成本和低毒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与全无机锰基或锰掺杂发光材料相比,OIMnHs结合了A位有机阳离子和Mn2+发光中心的优点,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有机阳离子的功能化设计和锰卤多面体的结构调控,可获得系列具有高效光致发光、高能射线辐照发光、力致发光和圆偏振发光的OIMnHs。这些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得OIMnHs在发光二极管、X射线闪烁体、多模态荧光防伪及荧光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OIMnHs在材料制备、新结构创制、光学性能设计及光电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郑伟团队和福州大学李凌云教授合作,在《先进材料》发表题为“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nganese Halides for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光电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图1)。团队首先介绍Mn2+离子在不同晶体场环境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随后,从有机分子电子能级、结构基元、Mn2+离子间距调控等方面深入分析阐述了如何设计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OIMnHs发光材料,并归纳总结OIMnHs在高能射线辐照发光、力致发光和圆偏振发光方面的结构设计和发光机理。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了OIMnHs作为新型高效发光材料在电致/光致发光二极管、X射线检测与成像、荧光传感及信息防伪等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最后,团队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深度展望,并对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面向实际应用的瓶颈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相关结果2024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Adv. Mater.2024, 36, 2408777)。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联培博士生张伟,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郑伟、陈学元研究员和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李凌云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前瞻跨越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此前,陈学元团队在掺杂和杂化金属卤化物的结构设计、光学性能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例如,通过A位阳离子替代与八面体结构基元调控,实现零维铟基卤化物纳米晶的高效可调谐发光(Nano Today2022,40, 101460);揭示Mn2+在0D Cs4PbCl6与3D CsPbCl3纳米晶截然不同的激发态动力学(Adv. Sci.2020,7, 2002210);开发兼具高效发光(量子产率99.5%)和抗热猝灭(I150 °C=84.1%)的有机-无机杂化锰溴化物(MTP)2MnBr4并用于白光LED器件和X射线闪烁体(Angew. Chem. Int. Ed.2023,62, e202309230)。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8777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10
-
14
点击次数:
23
来源:X-MOL稀土熔盐电解渣(RMES)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REE),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然而,从 RMES 中回收稀土元素的传统方法受到高能耗、环境污染和处理时间长的阻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超声增强(USE)常压碱性浸出工艺,该工艺将超声空化与浓缩 NaOH 相结合,实现氟化稀土化合物的高效相重构。在优化条件下(NaOH 初始浓度为 60 wt%,NaOH 与炉渣质量比为 3:1,反应温度为 ...
2025
-
10
-
14
点击次数:
20
来源:X-MOL稀土元素(REEs)在核材料质量控制和核取证溯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开发了测定含铀核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对氧化铀和铀矿的消解酸、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消解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报告。氧化铀的优化消解参数为 2 mL HNO3,160 °C 下 3 h,铀矿石的优化消解参数为 7 mL 混合酸(HNO3-HClO4-HF = 5:5:3),180 °C 下消解 3...
2025
-
10
-
13
点击次数:
31
来源:X-MOL高纯重水在核能、军事、化学生物研究等核心领域至关重要,准确检测其含量和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镧系元素配位超分子框架(Ln-CSF),该框架由二维配位聚合物层和氢键螺旋链组装而成。结构和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赋予了它发光传感能力。掺杂的 Ln-CSF 表现出优异的双波长发光性能,在 D2O-H2O 混合体系中的一系列发光测试结果表明,L1-Eu0.01Tb0.99 能...
2025
-
10
-
13
点击次数:
30
来源:X-MOL基于丝素蛋白(SF)的柔性电子/光子材料在可穿戴设备和软传感器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了解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并随后制造具有荧光、湿度敏感性和电导性能的 SF 基柔性材料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掺入镧系元素铕离子(Eu3+),提出了一种柔性、荧光、导电的 SF 膜的设计和制备。SF 的氨基酸残基(即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与 Eu3+ 之间的配位和阳离子π相互作用通过塑化和捕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