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唐瑜教授团队:稀土配合物介导银纳米颗粒自组装用于物理不可克隆标签制备
日期:
2024-11-27
浏览次数:
70
在材料科学领域,组装研究显著推动了将分子基元转化为具有新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通过精巧的自组装,研究人员能够实现一些在分子层面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特性,例如将非手性分子组装成手性结构、使同一发光分子在不同组装状态下表现不同的发光特性、以及实现室温磷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等。这些突破在化学传感、分子封装、光学编码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关组装研究中,稀土发光配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配合物将稀土离子的优异发光特性与有机分子的高度可设计性完美结合,可作为高效的光转换分子器件。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可进行有序定向设计,从而实现多级组装,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器件和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实现了稀土配合物溶液中的可控自组装及组装诱导发光 (SAIL) 的基础上 (Natl. Sci. Rev., 2022, 9, nwab016),首次实现了Eu3+配合物介导的Ag纳米粒子静电自组装,并将其用于物理不可克隆 (PUF) 防伪标签制备 (图1)。本文创新地利用带正电荷的Eu3+配合物 ([EuL3]3+) 作为“离子胶水”,促进带负电荷的Ag-NPs自组装过程,从而形成Eu/Ag-NPs组装体。这种基于Ag-NPs的自组装结构借助表面等离子体效应有效地调制了[EuL3]3+的荧光强度和寿命,并表现出显著的拉曼增强现象 (图2)。进一步,本文采用由库仑力驱动的自组装体Eu/Ag-NPs作为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型的PUF标签。该标签可通过共聚焦拉曼、共聚焦荧光和寿命成像系统实现防伪密码的快速读取 (图3)。这使其可以为特定系统定制身份验证密钥,甚至能够结合多个密钥,极大地增强了防伪安全性,确保该标签被成功应用于防伪检测和智能识别领域。本文为理解和设计新型功能性稀土配合物基自组装材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径。以上研究论文以“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of Ag-NPs mediated by Eu3+ complexes for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labels”为题发表于 Aggregate 期刊,论文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寇遥,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唐瑜教授和苏平如青年研究员。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9
-
02
点击次数:
21
打算观看阅兵的各位请注意,我们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爱国教育机会。这次阅兵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更是对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一次重要提升。在这7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将见证历史的辉煌,感受国家的力量,这70分钟将会成为影响我们一生的宝贵时光。这场阅兵,我们至少要阐明三个重要的看点。首先,要看的是极致。给大家展示的,是军人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的精湛技艺,这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和不...
2025
-
09
-
02
点击次数:
18
来源: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新建5000吨稀土功能助剂中试生产线正式建成,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8月底正式投入运行。稀土功能助剂中试生产线现场,高度自动化系统如同无形的指挥棒,精准调度着从原料精量投放到最终产品分装的全过程。中央控制室内,操作人员通过高清屏幕,实时追踪全产线的运行状况。这条全自动化智能稀土功能助剂中试生产线,可生产稀土热稳定剂、稀土阻燃剂和聚乳酸改性高分子专用料及...
2025
-
09
-
02
点击次数:
19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受限于铈(III)较高的真空能级(6.35 eV),目前报道的铈(III)基材料的发光大多位于紫外至黄光区,进一步调节至橙光与红光的报道较少。即便对于研究较为成熟的无机固体材料,峰值发射也未突破700 nm。考虑到Ce元素较高的地壳丰度与深红光发射在光探测、转光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开发一类具有深红光发射的铈(III)配合物有望在丰富基础研究的同时,为功...
2025
-
09
-
01
点击次数:
35
来源:X-MOL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莲,洪茂椿院士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超稳定的异双金属MOF,并实现了本征MOF创纪录的光催化制氢速率,更进一步研究了其均匀尺寸下的独特晶面依赖性光催化行为。该异双金属MOF的设计合成充分利用软硬酸碱理论,其中Cu+与N配位作为活性中心,而Zr4+/Hf4+与O配位形成高核簇作为稳定中心。空间分离可以避免Cu+的流失与团聚,并克服Cu+易于氧化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