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从“独居石”中成功提取“肿瘤克星”高纯医用核素
日期:
2024-12-16
浏览次数:
58
南华大学新闻中心11日披露,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韦悦周教授团队在高效分离提取医用同位素方面取得突破,成功从我国蕴藏丰富的稀土矿物“独居石”中,分离得到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肿瘤克星”高纯医用同位素铅-212及铋-212。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化工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化学工程杂志》。 南华大学新闻中心介绍,铅-212及铋-212属于目前应用前景广阔的医用阿尔法(α)放射性核素,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α核素靶向治疗。但目前铅-212及铋-212的提取工艺复杂、产量低、价格高,其靶向药物很难推广应用。据了解,韦悦周团队立足我国丰富的“独居石”矿藏资源优势,自2022年起开展从“独居石”加工的硝酸钍中分离提取铅-212及铋-212的攻关研究,成功开发了适用于高效快速提取铅-212及铋-212等放射性核素的新型吸附材料——多孔二氧化硅负载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这种材料可采用高流速的进料以提高处理效率。这一研究成果为解决当前全球铅-212和铋-212供应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韦悦周说,除铅-212及铋-212外,他和团队还在继续攻关从“独居石”中提取镭-228、钍-228及镭-224核素。团队将依托南华大学在核科学、核医疗方面的资源并谋求合作,推动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整合,为α核素治疗推广提供助力。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4
来源:X-MOL本研究采用Mo/Al2O3催化剂系统阐明了H2SMR过程中CH4与H2S的协同转化路径。在1173 K反应温度、0.5 h反应时间条件下,CH4和H2S转化率分别达到63.7%和59.2%,对应的H2和CS2生成速率分别为688.8 μmol·g-1·min-1和444.3 μmol·g-1·min-1。值得注意的是,与纯甲烷裂解反应(CH4...
2025
-
07
-
01
点击次数:
4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升,其热端工作温度持续攀升,对温度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铂电阻和热电偶,低成本、小体积及快响应的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被视为下一代先进高温温度传感器的理想选择。然而,极端高温工况对其测温核心热敏陶瓷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温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科研人员针对稀土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