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福建物构所首创荧光玻璃陶瓷膜红外辐射快速烧结新技术

日期: 2025-03-26
浏览次数: 234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激光驱动的光源凭借其高功率密度和优异能效特性,在照明/显示技术领域备受瞩目。在激光照明/显示系统中,荧光材料作为核心的颜色转换体,承担着将单色蓝激光转化为宽光谱可见光的重要功能。然而,采用有机硅胶封装荧光材料的传统方式存在明显缺陷,其高温老化问题严重制约了材料的使用寿命。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功能材料学界致力于开发全无机荧光转换材料,其中荧光玻璃陶瓷膜因其突出的成本效益、便捷的制造工艺和灵活的设计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但迄今普遍使用的荧光玻璃陶瓷膜“空气传热慢烧”制备工艺仍面临重大挑战:其高温长时间烧结过程不仅能耗高,还不可避免地导致荧光材料发生热降解和热侵蚀,这严重影响了材料的性能表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林航和王元生团队在国际上首创荧光玻璃陶瓷膜的红外辐射快速烧结RTA技术,该技术可在10秒内实现玻璃陶瓷膜的高度致密化(气孔率<3%),大幅提高材料制备效率并显著降低能耗(仅为传统工艺的4.3%)。该制备技术适用于不同荧光粉体系和多种基板,设计灵活性高,通用性好。RTA技术制备的SCASN:Eu玻璃陶瓷膜中,荧光粉颗粒-玻璃基质界面反应得到显著抑制,仅在颗粒表面观察到1-2 nm的离子扩散层,荧光粉颗粒基本未被侵蚀。荧光玻璃陶瓷膜性能优异,其内量子效率达到91.2%,远高于其他烧结技术制备的同类型材料,且在200℃高温下仍能保持90.4%的发光强度;构建荧光轮后,在蓝光激光辐照下可实现光通量2379 lm、光效140 lm/W的优异光输出性能。值得指出的是,RTA技术的均匀温度场适合于材料的高通量筛选,有望加速各种新型荧光玻璃陶瓷的创制。

相关成果以Rapid sintering of high-efficiency phosphor-in-glass films for laser-driven light source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16:2807。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博士生王鹏飞,通讯作者是福建物构所林航和王元生研究员。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海峡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福建省杰青等项目的资助。

此前,该团队在高效激光驱动光源用荧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性重要进展,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Laser Photonics Rev.,2021,15(7):2100044、Laser Photonics Rev.,2021,15(11):2100317、J. Adv. Ceram.,2022,11(6):862-873、Laser Photonics Rev.,2022,16(7):2200040、Laser Photonics Rev.,2022,16(12):2200523、Laser Photonics Rev.,2024,18(12):2400995等,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099-5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9 - 10
    点击次数: 28
    来源:X-MOL堆浸技术在我国南方离子稀土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将废弃矿区恢复为耕地需要测定土壤和农作物中稀土元素(REE)和非稀土有毒元素的含量。本研究以稀土尾矿无改良或脐橙栽培(RET)、生物炭和粉煤灰联合 3 种有机肥(牛粪有机肥[CF]、猪粪有机肥[PF]、甘蔗渣有机肥[SF])和无任何改良剂(CK)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处理对土壤和作物中稀土和非稀土有毒元素含量的影响。CF...
  • 2025 - 09 - 10
    点击次数: 28
    来源:X-MOL本研究通过非水电解萃取、夹杂物形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三种互补方法,系统研究了淬火和热锻钢样品中的固溶稀土(RE)含量。稀土包裹体(RE 包裹体)采用改进的非水电解法提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三维形貌表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定量测量固溶相和夹杂物相中的稀土含量(RE 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钢样品具有优异的一致性。基于 ASPEX...
  • 2025 - 09 - 09
    点击次数: 43
    来源:X-MOL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CPL)是一种兼具手性与发光特性的独特光学现象。由于其能够输出左右旋圆偏振光,CPL 材料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备受关注,也在 3D 显示、信息加密、生物医学和新型光电器件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研究与器件开发中,CPL材料往往面临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如何在保证高发光不对称因子(lumin...
  • 2025 - 09 - 09
    点击次数: 42
    来源:X-MOL二维发光金属有机框架(2D MOF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先进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在光电器件、传感及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二维发光MOF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转移发光领域,关于其上转换发光的研究非常稀缺。这一局限性使得该类材料难以响应近红外光等低能量光源,极大限制了其在高端防伪等领域的应用。上转换发光技术能够实现“低能量激发-高能量发射...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