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高温热管理及红外管理用稀土基高熵陶瓷纤维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5-04-30
浏览次数: 151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关键议题。开发性能优异的高温隔热材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还能降低化石能源燃烧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污染,在建筑、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隔热材料因其本征热导率较高且对红外辐射的屏蔽性不足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稀土钼酸盐陶瓷具有结构和化学的稳定性以及优异的红外反射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隔热材料[1]。陶瓷纤维作为隔热材料因其低密度、低导热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优势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杨帆课题组率先将高熵策略引入陶瓷纤维,进而大幅提升材料的隔热能力和热稳定性,并且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2]。

基于此,本项工作在高熵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稀土元素调控,制备出了兼具高近红外反射和低热导的新型高熵钼酸盐(Y0.2La0.2Er0.2Ho0.2Tm0.2)6MoO12 陶瓷纳米纤维。该材料不仅具有低热导率(室温:0.0689 W/m·K),还具有99.2%的高近红外反射率,赋予其低热传导特性的同时,兼具优异的阻隔热辐射传递的性能。不仅如此,得益于高熵的晶格畸变和迟滞扩散效应,高熵钼酸盐纤维相比于单组元钼酸钇纤维展现出了更低的热导率及更优异的热稳定性。此外,6mm厚的纤维基陶瓷在丁烷火焰(1099℃)持续烧蚀后,材料冷面平均温度仅上升至454.8℃,温差高达644.5℃,展现出优异耐温性和隔热能力。本项工作为设计开发具有多重阻热机制的新型隔热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该成果以“A novel high-entropy (Y0.2La0.2Er0.2Ho0.2Tm0.2)6MoO12 ceramic nanofibers with high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为题[3]发表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上(https://doi.org/10.1016/j.jeurceramsoc.2025.117461),邓奇勇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杨帆研究员和黄民忠助理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核领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XIREM自主部署项目、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48
    2025年9月11日上午,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蔡乐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苏州殡仪馆海棠厅举行。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上海市稀土协会及相关企业代表、生前好友等出席仪式。全国各省市稀土行业协会敬献花篮,寄托对蔡乐敏同志的深切哀悼,共同缅怀这位在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同仁。  蔡乐敏同志的一生,是为稀土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自江阴加华的基层岗位至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之职...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48
    2025年9月11日上午,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蔡乐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苏州殡仪馆海棠厅举行。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上海市稀土协会及相关企业代表、生前好友等出席仪式。全国各省市稀土行业协会敬献花篮,寄托对蔡乐敏同志的深切哀悼,共同缅怀这位在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同仁。  蔡乐敏同志的一生,是为稀土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自江阴加华的基层岗位至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之职...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46
    来源:中国稀土网美国磁体回收商HyProMag计划向内华达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扩张,将磁体回收能力提高两倍。该公司的投资者Mkango公司宣布,HyProMag正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斯堡(DFW)建设其稀土磁体回收和制造工厂,同时也在研究在南卡罗来纳州威利斯顿和内华达州里诺建设新工厂的机会。达拉斯-沃斯堡中心在40年的运行寿命内,每年可回收750吨烧结钕铁硼磁体和807吨钕铁硼副产品。商业运营计划于...
  • 2025 - 09 - 12
    点击次数: 46
    来源:X-MOL手性稀土纳米材料通过手性结构或配体赋予光学活性,由于圆偏振发光、卓越的光稳定性和可调光学等独特性能,在光电显示、生物传感、信息加密和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合成策略、独特的光学特性以及各领域应用的实验论证。最后,讨论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挑战。这些研究促进了对圆偏振发光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设计和制造具有工程功能的手性稀土纳米材料,解决光电显示器和生...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