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网络编码有机构筑模块策略构建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

日期: 2025-07-02
浏览次数: 41

来源:X-MOL

在网格化学合成领域,高连接框架材料的精准构筑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拓扑网络理论作为指导材料设计的关键工具,为高连接框架材料的定向合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利用高连接的锆簇(Zr6)和稀土簇(RE9),或者是高连接的金属有机多面体(MOP)去构建了一系列的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包含了(4,12)-连接的shp和ftw网络、(6,12)-连接的alb网络以及(3,24)-连接的rht网络。以高连接有机配体为出发点去构筑高连接网络的研究还较少探索,特别是基于结点变换(node-morphing)的衍生网络结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对这一网络形变进行了深入探索。

有机配体可视作具有12-连接的六棱柱构型,当它与4-连接平面四边形组装可以构成shp拓扑网络。选择性地,配体也可以看作是具有(3,6)-连接的双节点基元,当它与4-连接平面四边形组装衍生出cez拓扑网络。当平面四边形形变成四面体时,在配体的柔性配位和定位效应作用下,配体也能与四面体节点适配,形成了另一种shp的衍生拓扑网络——ceh网络。同样在alb-MOFs中也能观察到,由于6-连接的无机节点几何构型的从三棱柱到八面体变化时,配体与其组装形成了alb的衍生拓扑网络——kez网络和key网络。

本研究通过溶剂热反应,将设计的高连接有机配体与四种不同金属盐(In3+、Zr4+等)进行组装,成功构筑了四个结构新颖的高连接金属有机框架(MOFs)。这一系列化合物的成功合成,充分证明了该类有机配体在构建高连接网络方面具有优异的普适性和几何适应性。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所得MOFs均呈现六方晶系结构特征。尤为突出的是,配体中的每个羧酸基团均与12个不同的金属簇形成配位键,这一配位模式不仅创造了有机配体连接数的新纪录,更展现了配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卓越配位能力。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7 - 30
    点击次数: 8
    来源:X-MOL采矿是一种人为活动,它改变稀土元素(REE)的分布,改变矿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周边地区。然而,采矿活动对矿山土壤稀土元素分布和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 BCR 序贯提取研究了矿山土壤和未开发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馏和化学形态形成。土壤样品多为阳性铈(Ce)异常,铕(Eu)异常为负。矿山土壤中轻稀土元素(LREEs)与重稀土元素(HREEs)的比值和总稀...
  • 2025 - 07 - 30
    点击次数: 8
    来源:中国稀土网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2024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地质找矿重大成果”项目,包钢(集团)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完成的《白云鄂博碳酸岩型铁-稀土-铌矿床勘查理论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获评2024年度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实现了白云鄂博勘查史上重要的找矿突破,为保障国家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了解,为保障国家稀土、铁、萤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供...
  •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22
    来源:X-MOL镧系配位化合物(LnCC)作为优良的发光团,对配位环境的结构细节表现出超灵敏的响应,为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由于水中分子振动的泛音会导致发光猝灭,基于 LnCC 的传感器通常用于非均相系统,其中化合物以固体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溶剂中。然而,这会降低传感器的稳定性,影响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使机械分析复杂化。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使用 LnCC 的均匀发光检测技术,并研...
  • 2025 - 07 - 29
    点击次数: 21
    来源:福建物构所稀土离子的紫外上转换发光在紫外杀菌、癌症治疗、光化学反应和空间科学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常,稀土紫外上转换发光是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通过Yb3+到Tm3+的四光子或五光子能量传递上转换过程实现。与Tm3+相比,Er3+可以通过Yb3+到Er3+的三光子能量传递过程获得紫外上转换发光(4G11/2 → 4I15/2: ~380 nm),因此具有更高的理论发光效率...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