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江西寻乌废弃矿山的“绿色蝶变”

日期: 2022-06-27
浏览次数: 3

来源:新华网


站在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生态修复旅游点的观光亭里,放眼四周是湖光山色和曲径绿野。几块特意留下的严重沙化的裸露岩石,讲述着这里从满目荒漠的环境痛点到绿水青山的发展亮点的“蝶变”故事。

寻乌县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是东江、赣江、韩江三江发源地,属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我国稀土矿富集地。寻乌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钟承权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这里遗留下14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寻乌县投入9亿多元对文峰乡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对山上山下、 地上地下、流域上下同时治理,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到绿水青山的面貌之变。

钟承权说,经过治理,水土流失量得到了控制,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降低90%;水体氨氮含量削减近90%;土壤质量得到改善,矿区生长植物从少数几种草本植物增加至草灌乔植物百余种;植被覆盖率提升至95%,生态断链得到修复。

生态之变推动了发展之变。寻乌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峰乡石排连片稀土工矿废弃地开发出7000亩工业用地,引入恒源科技等50多家企业入驻,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年直接收益5亿多元。

已治理的废弃矿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800亩,种植了5600亩油茶、百香果、猕猴桃、竹柏等经济作物。上甲村村干部说,过去饱受废弃矿山之苦,现在尽享绿色生态之福。

曾经的废弃矿山如今已变为寻乌的知名景区,每到周末和假期游人络绎不绝。寻乌县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曾伟朗说,景区大道和自行车赛道将生态湖、特色民宿、矿山遗迹、花海、教学研基地、农业采摘园等项目连线成片,已吸引数十万游客来观光体验。

来自寻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寻乌总接待游客437.2万人,旅游收入25亿多元。“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曾伟朗说。

变废弃矿山为绿水青山的努力仍在继续。钟承权说,寻乌正在实施3年治理,计划投入3.2亿元治理196个废弃露天矿山。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4 - 03 - 26
    点击次数: 2
    来源:铁合金在线日前,包头稀土高新区一科研团队在新型耐火材料制备上获得重大突破,这种新材料的诞生将为我国工业窑炉的节能降耗提供更好选择。工业窑炉是我国耗能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与发达国家的工业窑炉相比,热效率低20%左右,浪费的能源相当于2亿吨标准煤。巨大的能源浪费制约了高温窑炉行业的健康发展。当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提高后,吸收热量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在高温环境中,提高物质的发射率,可大幅增加物...
  • 2024 - 03 - 26
    点击次数: 2
    来源:郑州大学物理学院近日,我院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ear-Infrared Light Emitting Metal Halides: Materials,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刘莹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我院史志锋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夏志国教授和意大利技术研究所Li...
  • 2024 - 03 - 25
    点击次数: 98
    来源: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本网讯(物理与材料学院)近日,我校物理与材料学院陈伟凡教授、刘越副教授团队围绕自主研发的高近红外吸收铯钨青铜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热调控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不仅实现了光热界面蒸发器的水热传输平衡与能量利用最大化,为能质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还设计了一款全天候、高性能的可穿戴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提出了全新的可穿戴自供能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国际权威学...
  • 2024 - 03 - 25
    点击次数: 96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La基钙钛矿拥有优异的吸光性能,但是价带光催化氧化电势的不足使得许多化学键难以断裂,限制了其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团队开展了热活化触发La2CoxMn2-xO6钙钛矿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利用加热能够活化降低甲苯的苄基C-H解离能,解决了光激发La2CoxMn2-xO6钙钛矿产生的h+氧化电势不足难题,从而触...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