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上建立镧-120的激发态结构
日期:
2024-07-10
浏览次数:
2
来源: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自法国、芬兰、南非和英国等国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测量了β缓发质子核镧-120的激发态结构,在质子滴线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状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期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
理论预言,当位于中重质量区的原子核靠近N=Z线时,质子-中子相互作用会增强,并对激发态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原子核可能伴随形状的演化,呈现出“橄榄球”(长椭球),甚至是稀有的“南瓜形”(扁椭球)、“梨形”(八极形变)和“猕猴桃形”(三轴形变)。因此,通过实验测量奇特核的激发态性质对于检验相关理论模型至关重要。
为了探索极端丰质子镧原子核的结构演化及其背后的物理机制,近代物理所和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研究人员主导开展了寻找镧-120激发态的实验。镧-120是一种稀有的β缓发质子核,于1984年首次发现。由于
熔合蒸发反应
生成镧-120的截面极小,反应产物十分复杂,因此分离及鉴别镧-120极其困难。在过去的40年中,实验物理学家一直未能成功测量到镧-120的激发态。
研究团队利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重离子加速器上的质量分析谱仪和伽马探测器阵列,结合多种时间空间关联测量技术,首次在实验上建立了镧-120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发现镧-120的奇偶能级劈裂符合系统性,但是它的电磁跃迁比显著不同。结合理论模型,研究团队发现镧-120展现出一种稀有的三轴形变,并且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在描述质子滴线奇奇核的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法科研伙伴交流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未来伙伴网络专项的支持。
上一篇:
曹根深、陈华勇等-G-Cubed:磷灰石微量元素对于造山型金矿床的勘查指示意义
下一篇:
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在锂镧锆氧基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张文雄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稀土介导的苯环开环复分解反应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1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文雄课题组近期在《美国化学会志》(Wei Liu, Ping Wu, Yibo Liang, Junnian Wei, Gen Luo*, Wen-Xiong Zhang,* J. Am. Chem. Soc. 2025, 147, 1300-1306)上以全文形式发表一篇题为“Rare-Earth Metal-Enabled Ring-...
More
国家重点实验室姚娜博士/材料学院王星博士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las》上发表重要成果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1
来源:武汉纺织大学近日,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姚娜博士/材料学院王星博士在碳纤维上生长的氧析出催化剂的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开发一种掺杂不同 3d-orbital 原子 M(V、Ni、Zn、Mn)的 CoMoOx 系统,研究 氧空位(VO) 的形成和稳定及其在 OER 性能中的关键作用。原位和非原位测量以及理论计算表明,掺入 V 会调整 CoMo-d 和 ...
More
发现超低温巨大稀土磁热材料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0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随着氦气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低温制冷在空间应用、量子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低温制冷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绝热去磁制冷技术(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Refrigeration,ADR)基于材料的磁热效应(Magnetocaloric effect,MCE),提供了无需使用稀缺3He、4He达到亚开尔文温区的有效解决方案。其中,材料的磁熵变...
More
西北工业大学栾新刚、董喜超/厦门大学余兆菊: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HfBCN陶瓷涂层及其高温导电性能研究
2025
-
01
-
17
点击次数:
162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无线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在原位实时监测和准确评估高温部件的健康状况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作为 SAW 传感器核心单元的薄膜电极要求具备出色的高温导电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我们采用先驱体转化陶瓷的方法,在 YCa4O(BO3)3/BN 衬底上制备了光滑致密的 SiHfBCN 陶瓷涂层。测试1200 °C热解的 SiHfBCN 陶瓷涂层1200℃高温电导率达到291.55...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