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晶格调制提高铥在反射吸收生物成像中的窄带近红外发射效率
日期:
2024-11-22
浏览次数:
56
10月21日,中国计量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傅继澎与北京科技大学唐明学团队合作在Che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Boosting narrow-band near-infrared-emitting efficiency of thulium by lattice modulation for reflective absorption bioimaging”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功解决了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长期以来面临的光子吸收截面低、发光效率受限问题,为近红外光学成像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当前近红外发光材料与器件波长覆盖范围宽,甚至包含可见红光区域,然而稀土近红外发光一直受限于较低的光子吸收截面,为应对这一难题,该成果报道了一种高效稀土近红外窄带发光材料,通过基质中引入敏化缺陷中心,显著提高了稀土中心离子的发光效率,从而实现了窄带近红外发光的显著提升。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出了基于该材料的近红外窄带pc-LED光源,并在反射式生物成像中成功应用,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稀土发光材料的设计思路,也为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论文通讯作者是傅继澎、唐明学教授,第一作者是王凯娜博士。近红外(NIR)光(700-1700nm)因其在活体组织中的高穿透能力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血管成像、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红外反射成像方面,800nm左右的光谱是NIR生物窗口中氧/脱氧血红蛋白的高分化吸收范围,基于氧/脱氧血红蛋白吸收差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是大脑和肌肉活动成像的关键。然而,大多数已知的NIR发射材料受到低外部量子效率(EQE)和宽带特性的限制。本文介绍了NIR LED的SrS: Tm3+,Na+荧光粉,其发射带宽仅为27nm。利用“一石二鸟”成功地将晶体阳离子缺陷引入基质,作为敏化和对称扰动中心,从而提高了SrS: Tm3+, Na+的吸收和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图1A)。此外,Na+掺杂使EQE从33.6%提高到53.7%,在383K处的热稳定性从55%提高到67%。NMR、EPR、瞬态光谱和x射线全散射分析揭示了晶体学Sr缺陷和对称晶体畸变,促进了有效的基质吸收和能量转移。随后,基于血红蛋白的差异吸收,有效地识别血管模式,拓展了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在NIR pc-led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作者通过调节SrS宿主中Tm3+周围的局部环境,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的窄带NIR荧光粉。采用NMR、EPR和PDF技术,揭示了Tm、Na离子的晶体学位置和局部环境。通过调节Sr缺陷和Na的间隙占据,实现了有效的宿主吸收、能量转移效率和抑制的非辐射弛豫。结果显示,Na+的嵌入与显著抑制的非辐射跃迁导致了EQE的前所未有的改善,从33.6%提高到53.7%。此外,荧光粉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383K时从55%提高到67%。此外,我们在局域原子无序方面的工作为检查其光电转换性能和结构复杂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清晰区分手掌和手部血管的可能性也验证了窄带NIR荧光粉在pc-LED和生物成像领域的潜在应用。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4.09.024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6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下,核电池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实现长时间电力供给。随着深空深海探测任务(火星探测、极地信标等国家重大需求)的不断深化,同位素热光伏电池(RTPV)成为有潜力实现千瓦级大功率输出的核电池首选。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RTPV系统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RTPV系统中,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器件...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7
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过渡金属通常具有亲电性,呈现正价态。负价过渡金属配合物较为罕见,需要电子受体配体的支撑才能相对稳定,如铁族金属羰基配合物阴离子[Ni(CO)3]2-,此时过渡金属的价态仅为形式负价。即便如此,含形式负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常难以在常温固相条件下稳定存在,因此缺少过渡金属负价态的明确光谱学证据(X射线吸收光谱),限制了对过渡金属特殊负价态和亲核性的认识。近日,北京大学施祖进联...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7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RTPV)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发射率、高光谱效率和优异高温稳定性的选择性发射体可以有效提高RTPV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服役寿命。为了调节选择性发射率和光谱效率,制备了一系列与GaSb半导体匹配的Er(Ta1-xNbx)O4 (0≤x≤0.2)选择性发射体。所制备的Er(Ta1-xNbx)O4 (0≤x≤0...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5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课题组在多金属氧簇导向的银团簇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Wearing Gigantic Silver Armor on Transition-Metal-Containing Polyoxometalates: Formation of Supertetrahedral Intercluster Compound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A...